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08-26 10:18:07
責任編輯:熊莉
【編者按】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消費市場持續穩步回升。據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3萬億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6個百分點。
這些成績的取得,疫情形勢下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功不可沒。今年4月,省商務廳印發了《關于做好激發消費潛力穩定經濟增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拓展消費載體新空間、培育升級消費新業態、開展惠民促銷新活動、發展提質消費新服務、增加商品消費新供給、營造擴大消費新環境。這6個“新”,順應了居民消費不斷升級的趨勢,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貫徹落實好《通知》精神,我市堅持機制推動、政策驅動、龍頭帶動,不斷發掘市場消費潛力,激發居民消費熱情,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從而推動經濟全面復蘇。本報《深度·聚焦》,分上下篇關注我市“促消費 穩增長”工作。
打造文旅特色商圈,拓展消費載體新空間;鼓勵超市發展新零售模式,培育升級消費新業態;線上線下齊發力,開展惠民促銷新活動……今年以來,為有效化解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巨大沖擊,我市各區縣全力以赴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目前,全市消費市場呈現復蘇態勢,1—6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53.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
□本網記者 彭威楠 楊熹 文/圖
東坡島商圈發揮了消費集聚示范作用。記者 向哲 攝
新空間
打造文旅特色商圈 拓展消費載體
曾經,一條小北街承載著眉山城區的繁華。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區不斷拓展,一場商圈格局的變革悄然而至。眉山城區的商圈布局不再局限于小北街,在城市的多個地段,不斷涌現新的商業中心,意味著“一枝獨秀”的商圈時代已過去,“多點開花”的商圈分布成必然。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消費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各大商業綜合體出現了人氣消退和營業額大幅下滑現象。然而,位于東坡島上,緊鄰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的東坡里、東坡印象、金府穿越城三個商業區所形成的東坡島商圈,卻實現了逆勢突圍、高速發展。
8月24日,夜幕降臨時,走進金府穿越城商業區,彰顯宋代風格的特色建筑、來來往往的賞景市民、“云霧繚繞"的流水綠植,構成了一幅繁榮集市畫面。
“這里很有特色,這些建筑物讓我感覺穿越到了古代。這種獨特的感受,不僅釋放了我的工作壓力,也激發了我的消費欲望。”市民王先生一邊賞景,一邊說,“在水街旁吃燒烤、喝啤酒、看節目,很愜意!”
王先生體驗到的休閑消費方式,正是金府穿越城商業區打造的核心內容之一。“金府穿越城商業區自2016年建設以來,以穿越為主題,打造集吃、喝、玩、樂、游、購、娛七大元素為一體的特色商業街區。”金府穿越城營銷部負責人皮先生表示,“接下來,在東坡島南側,我們還將以穿越未來為主題,打造具有科技、科幻、先進智能化特色的商業街區。”
在欣賞島上美景、體驗文化底蘊之外,人們還可以在這里體驗到現代化生活的便利,享受到消費的樂趣。東坡島商圈涵蓋美食、服裝、超市、KTV、影院、健身、汽車等各領域,實現了衣食住行各類消費全面覆蓋,滿足了市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人們的消費熱情被激發。記者 雷同 攝
這個將文化、歷史、生態與主題商業、湖濱旅游等融為一體的商圈的形成絕非偶然。早在2013年4月,《眉山市東坡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通過時,設計師們就為東坡島描繪了“一軸、一環、一帶、西游東住”的美麗畫卷。其中的“一帶”,即沿“潁濱橋——老泉橋”干道東側,打造具有傳統風情的東坡休閑水街商業集中區域,形成城市消費活力帶。如今,隨著東坡島商圈的逐漸成熟,市場消費潛能被進一步釋放,市民的消費熱情被進一步激發,從而推動全市經濟進一步復蘇。
東坡島商圈是我市通過規劃引領,打造一批品質化、精細化、差異化的特色商圈,發揮消費集聚示范作用的一個縮影。
“除打造特色商圈外,我們還聯合各部門,在培育消費中心、改造提升步行街、改造菜(農貿)市場、建設便民消費服務中心、推進商貿古鎮建設等方面下功夫,拓展消費載體、打造消費新空間,提振市民消費信心,推動經濟復蘇。”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業態
發展新零售模式 促進消費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沖擊了供給側的生產,還沖擊了需求側的消費。疫情期間,市民在餐飲、住宿、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消費受到了限制。但同時,也催生了一批新型消費、升級消費。比如,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網上超市、網上市場、網上課堂等新業態的出現,體現了消費升級的強勁活力。
近年來,當市民談起宏遠上鋮超市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街小巷里隨處可見。“目前,公司在全市已開設200多家便民連鎖超市,基本覆蓋眉山中心城區的每條街道、每個小區。”四川宏遠上鋮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明勇說,“近年來,網絡購物迅猛發展,給傳統零售業帶來強烈沖擊。為突破限制,尋求新的發展模式,我們于2016年開始布局新零售模式。”
市民在超市選購商品。
200多家便民連鎖超市,就是新零售模式的基礎。“相當于在城區設置了200多個‘網點’和倉庫。市民在我們的網購平臺下單,我們就指派離顧客最近的‘網點’送貨,30分鐘之內便可送貨到家,極大地彌補了網購的時效短板。”江明勇說,“新零售模式,不僅讓企業確保了疫情期間的物資供應,還實現了良好的發展。”
如今,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培育升級消費新業態,未來,新零售之路如何向前?江明勇如此回答:“新零售是在網購基礎上的一種升級消費,其目標是打破網購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壁壘,市民網上下單,我們的線下商店快速配送,市民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購物的便利。這種新型的購物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疫情防控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一方面是疫情防控需求拉動的結果,另一方是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5G以及人工智能等方興未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體現。“這些綠色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代表了高質量消費的前沿趨勢。”
據了解,市委、市政府還通過“數字化”社區建設、鼓勵發展首店和特色小店、加快連鎖便利店發展、重啟夜間經濟等舉措,培育更多的升級消費,促進消費經濟高質量發展。
熱鬧的夜宵攤點。
新活動
線上線下齊發力 開展惠民促銷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機制推動、政策驅動、龍頭帶動,先后組織開展各類惠民“大促銷”活動,線上線下齊發力,全力以赴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有效化解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巨大沖擊。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費市場呈現復蘇態勢,降幅持續收窄。1—6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53.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
今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消費促進季”活動,各區縣、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充分發揮消費券的杠桿作用,提振消費信心。“我們火鍋店已收到電子消費券5萬余元,帶動了35萬余元的消費。可以說,消費券幫助我們快速走出了經營困境。”眉山城區一家火鍋店老板游智說,“目前,店鋪經營已恢復到疫前水平。”
消費市場復蘇的步伐逐漸加快。(資料圖片)
在消費券發放過程中,我市各區縣結合自身情況作了相應調整,如仁壽縣將消費券發放金額從原來的500萬元提升到1000萬元。洪雅縣則在5月29日至7月1日開展的第二期消費券投放活動中,將使用范圍擴大至住宿、旅游等行業,增加了消費券面額,并將用券時間從原來的7天放寬到60天。
據市商務局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參加活動的商家有1185戶,主要包括餐飲、商超等行業;累計投放消費券2351.81萬元,累計使用2153.26萬元,用券率達到91%,個別區縣達到98%,共拉動消費7.73億元。
線下市場消費券發力,線上市場促銷活動同樣火熱。6月15日,眉山天府新區管委會與蘇寧易購銷售有限公司聯袂開啟“消費促進季”活動——消費券促“6·18狂歡節”活動。這是全市首個政府機構與大型電商企業聯動開展的惠民活動,新區管委會累計發放消費券86萬元,帶動企業發放消費券和商品折扣讓利約420萬元,僅4天時間就拉動消費989.6萬元。
為促進消費,拓寬銷路,政府部門引導企業“觸網帶貨”。從3月份開始,市、縣(區)商務部門就積極引導企業大力開展“品質川貨‘十百千萬網購節’”活動,并結合實際開展網絡直播促銷活動,借助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宣傳銷售本地企業優勢產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今年上半年,全市直播交易額達1.83億元,直播觀看人數約700萬人次,涌現了“川娃子炭燒燒椒醬”“絲竹本色衛生紙”“吉香居米奇榨菜”等一批直播優勢產品;實現農村網絡零售額28.33億元,同比增長29.54%,高出全省14.91個百分點。
“開展惠民促銷活動,是消費提質升效的重要抓手之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攜手企業,精心準備豐富多彩的商品和服務,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推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惠民促銷活動,共同推動消費市場恢復繁榮景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