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07 15:38:57
責任編輯:任楓楓
村民垃圾分類意識逐漸提升。
眉山網訊(記者 張丹梅 文/圖)“自從村里實行垃圾回收積分管理制以來,家里的鹽都不用花錢買了,村子也干凈整潔了許多。”在東坡區三蘇鎮望蘇村,村民們一提到垃圾回收積分管理制,都贊不絕口、拍手稱快。
垃圾處理問題,一直以來是制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開展的一大難題。過去,望蘇村垃圾圍村現象嚴重、村民垃圾回收意識淡薄。為了徹底解決垃圾治理問題,今年,該村兩委集思廣益,通過摸底調研和收集民意,創新推出了垃圾回收積分管理制度。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彭月忠介紹,實施垃圾回收積分管理制,讓村民將家里的可回收垃圾積累起來,村里的可回收垃圾點在每個月的8日、18日、28日集中進行收購,村民們不僅可獲得收益,還可以積分,積滿三分就可以到村委會兌換生活用品。有了這種激勵機制,群眾垃圾分類意識和熱情進一步提升,亂扔垃圾的不良習慣也得到進一步改善。
“制度的實施,也帶動了當地老人有所作為,他們不僅清空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還輻射到全村的各個角落。村里的年輕人見老年人撿垃圾,也不好意思再亂扔垃圾,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彭月忠自豪地說。
現在的望蘇村,隨時呈現的是干凈、衛生、整潔的村容村貌,村民們講衛生、懂禮貌的文明共識逐步形成,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禮讓斑馬線
讓出文明新風景
可來
斑馬線又稱行人生命線,它不僅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創文的審核重點。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質,我市交警部門持續開展了“禮讓斑馬線”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文明交通嚴管執法、文明禮讓宣傳引導等系列活動,不斷營造安全有序、文明禮讓的交通環境。
創造一個和諧的交通環境,需要機動車和行人雙方相互尊重。司機要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行人也得學會尊重司機,禮讓斑馬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禮讓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小小的斑馬線儼然成為城市文明的風景線。在司機和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的影響下,廣大市民文明過馬路和交通安全意識明顯增強,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城市道路通行秩序明顯改善,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禮讓斑馬線,體現的是人文關懷,提升的是一座城市的溫度。文明禮讓不但塑造了城市形象,讓人感到溫暖,還潛移默化地提升著城市精神風貌,改變著城市秩序。如今在眉山,形成了“守法出行、文明禮讓”的社會風尚,不僅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早已成為習慣,市民在辦事排隊、乘坐公交車時顯而易見的文明禮讓行為,也讓人收獲了更多溫暖和感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