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12-24 09:31:19
責任編輯:何海娟
東坡區衛健系統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于2018年6月,下設30個志愿者服務分隊,目前共有志愿者2502人,常態化開展控煙宣傳、義務獻血宣傳及創文創衛宣傳等志愿服務。
今年12月,東坡區衛健系統志愿者服務隊被評為“第四屆市文明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優秀志愿服務組織”。該志愿者服務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亮點工作?帶著這些問題,12月22日,記者采訪了該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張雯鑰。
不分晝夜 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東坡區衛健部門牢固樹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意識,堅決扛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政治責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原則,以“防輸入、防脫管、防聚集”為主線,充分調動全區各級醫療衛生力量,始終堅守防控一線戰斗陣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面對疫情,志愿者們沖鋒在前,沒有人退縮,大家爭做最美逆行者、最強戰斗員。”張雯鑰介紹,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東坡區衛健系統志愿者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全力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積極開展防疫救治、值守交通卡點、入戶測量體溫等工作。
今年年初,疫情防控期間,東坡區設立了25處交通卡點,志愿者們24小時堅守崗位,測量過往人員體溫,并做好信息登記。此外,志愿者們還每天定時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需要設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和留觀點。這兩個地方條件艱苦且感染風險高,志愿者們克服困難,直面感染風險不退縮,主動請纓加入一線,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接收武漢返鄉人員。一天只能睡4至5個小時,每次上班都得裹著厚厚的防護服,時刻戴著口罩,這樣的狀態,志愿者們堅持了兩個月。
張雯鑰說,疫情防控期間,東坡區衛健局黨委牽頭組建了146支黨員先鋒隊、25支醫療先鋒隊。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交通卡點等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15個。東坡區衛健系統志愿者服務隊的黨員們主動請纓,寫下請戰書,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該志愿者服務隊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做法受到市、區領導充分肯定,在全市進行推廣,并被省、市主流媒體多次聚焦報道。
外防輸入 組建駐雙流工作專班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是疫情防控的核心工作。據張雯鑰介紹,境外返眉人員較少,東坡區派車從雙流機場直接將他們送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后來返眉人員逐漸增加,接送不及時可能會存在潛在危險。
針對這種情況,東坡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決定,抽調6名政治紀律高、溝通能力強、業務素質硬的工作人員在雙流機場附近成立東坡區駐雙流工作專班,分兩個組專門針對境外返眉人員開展接送工作。每個組配備區衛健局、公安分局工作人員和救護車駕駛員。
“我第一時間通知局機關的志愿者加入專班,每打一個電話收到的都是‘我愿意’‘我報名’的答復。作為團隊的負責人,我內心既欣慰又忐忑。”張雯鑰說。很快,東坡區駐雙流工作專班在12小時內迅速組建,東坡區衛健系統志愿者服務隊4名志愿者參與。
3月10日當晚,專班6名工作人員抵達雙流機場,在附近建起了臨時辦公場所,配備了3輛接送車輛,只要有任務,一分鐘內便可到達機場。專班成立初期,防疫物資缺乏,工作人員要結束一天的接送任務后才能脫掉防護服。
特別是3月到4月,境外返眉人員增加,專班工作人員就駐扎在機場,沒吃過一頓飽飯,為的就是確保境外返眉人員一下飛機就能夠被順利接到眉山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最多的一天,他們接送了19個境外返眉人員。
一直到現在,這4名志愿者依然堅守崗位,24小時待命。不論是白天還是深夜,有任務立即出發,全力把控好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口。
據了解,截至目前,東坡區衛健系統志愿者服務隊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注冊志愿者2502人,在全國志愿服務網上服務計時38125.5小時,其中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10107.5小時。(張丹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