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0-11-26 09:40:26
責任編輯:熊莉
廖燕華正在入戶登記。
□汪利紅 本網記者 林茂春 文/圖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我們正在登記人口情況,希望您能配合。”從今年9月開始,彭山區鳳鳴街道城中社區5網格網格員廖燕華“兼職”人口普查員,她已不記得自己重復說過多少次這句話。
2014年,廖燕華開始從事網格工作,負責城中社區5網格。該網格由一條商業街和7個開放式小區組成,共300多戶住戶。
平時,廖燕華每天穿梭在各個樓道和商鋪間,了解需求,解決困難。清理化糞池和下水道,調解矛盾糾紛,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疫情期間幫助居民買藥買菜……廖燕華把居民的大小事當成自己工作中的大事,2000多個日夜傾情服務,與轄區居民間的關系就像親人一樣,這也讓她開展人口普查工作更加便利。
今年是廖燕華第一次參與人口普查工作,為確保盡善盡美,她反復學習人口普查的總體要求、普查方法,每天聯系住戶清點資料……入戶走訪到挨家挨戶張貼宣傳單、幫助殘疾人等無法自行填寫的居民填寫資料,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始以來,每天,廖燕華日均步行近3萬步,保證普查對象不重不漏。
“大部分居民都很配合,發出通知后不少人主動聯系我登記資料。”廖燕華說,最順利的時候,她一天晚上完成了32戶居民情況摸底登記。
但偶爾也會遇到不順。“比如東街62號的老舊小區,很多住戶長期不在家,只好通過撥打電話、微信群、鄰居等方式聯系,利用每天中午11點到下午1點、晚上6點到7點休息時間入戶,最終花了兩個星期才完成登記。”廖燕華介紹,有一戶戶籍在江口街道的老兩口,剛開始不愿登記,跑了好幾趟,在第四次登門時才最終完成登記工作;做餐館生意的張大姐每天早出晚歸,跑了好幾次都沒見到人,家門口貼通知也未收到回復,只得在家門口守到晚上10點,才終于完成登記。
11月上旬,經過不懈努力,廖燕華順利完成轄區人口情況摸底工作,進入人口普查下一階段。
據悉,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彭山區共1274名普查員、307名指導員參與,其中的200名網格員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為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