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9-23 11:17:06
責任編輯:趙娜娜
豐沛的江河湖泊和多樣的水生態環境,是眉山的特色和優勢所在。如何保護好、利用好這些河湖,事關眉山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眉山市人民福祉。
水清岸綠的岷江。陳婭莉 攝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較真碰硬,狠抓截污控源和內源治理,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特別是2017年以來,我市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行河(湖)長制,掀起了一場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的眉山行動。
如今,行走眉山各條河岸邊,只見河水清波流淌、波光粼粼,堤岸樹木繁茂、芳草萋萋……全市轄區河湖面貌持續改善,河湖污染物及污染指數呈下降趨勢,各區縣重點河流整治成效顯著,水質、水環境、水生態呈持續向好趨勢發展,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愈來愈清晰地舒展在人們面前。
縱深推進河湖長制 “兩江”治理卓見成效
作為眉山市兩條主要水系,岷江與青衣江干流縱貫市境,是眉山市河湖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青衣江槽漁灘。 何玉洪 攝
今年4月,眉山市委主要領導在視察青衣江河長制工作推進情況時強調:河長制工作事關環境保護和民生福祉,要不斷強化水污染治理,加大企業污染、生活污染、面源污染排查力度,推進治污設施建設并發揮作用,確保河長制工作落地落實。
為貫徹落實眉山市委領導指示精神,深入推進青衣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眉山市洪雅縣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強化河長湖長履職盡責的通知》,嚴格執行縣、鎮、村三級河長管理制度,調整充實縣級河長18名、鎮級河長94名、村級河長106名,落實巡河員、保潔員617名,確保每一段河流、每一條溪溝有人抓有人管。
最美丹棱河?!⒕醋凇z
花溪河是青衣江主要支流,對青衣江水質形成直接影響。今年5月,眉山市洪雅縣正式啟動“雅韻花溪”生態廊道項目,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通過開展日常治水和河道生態治理,全面提升花溪河水質;運用生態河堤、仿木樁、格賓網、生態袋護岸等,進行河岸生態修復;投資2300萬元建設花溪河孔石橋段生態堤防,新建污水處理廠及人工濕地,確?;ㄏ?。
在全域污水治理方面,該縣投資1.82億元,完成縣級城市生活污水凈化廠提標升級改造,瓦屋山場鎮、王坪、金花橋及七里坪污水處理廠現已全部投運。同時實施引青入城截污干管16公里,新建城區雨污管網11公里,完成柳江、瓦屋山、七里坪三大景區污水支管網10公里,確保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
“今年上半年,青衣江眉山段出境斷面——木城鎮石棉渡口每月水質為II類,達到省、市水質斷面考核目標?!泵忌绞形k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市縣兩級將共同發力,依托岸線整治、水環境治理、河湖長制文化建設等,集中打造重點工程項目、重要生態環境場景,確保青衣江河湖長制工作出效出彩。
岷江眉山段共有市、縣、鄉、村四級河長132名,各級工作機構、工作機制健全。今年上半年,岷江市級河長巡河2次、縣級河長巡河26次、鄉級河長巡河292次,市政府兩次召開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河長制工作,流域各級河長共召開工作推進會、督導會16次,針對工作中尚存的困難和問題“對癥下藥”。
據眉山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眉山市印發了《關于對全市重點小流域部分支流實行掛牌督辦的通知》,對岷江流域水質污染較重的11條重點支流支溝實施掛牌督辦,找準問題癥結,明確水質目標,制定治理措施,倒排治理時限,掛圖作戰,限期達標。
“今年以來,我市著力解決東坡區太和場鎮沿線生活污水排放問題,持續抓好涉水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力推進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以加強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痹撠撠熑吮硎?,“同時全面實施‘清河、護岸、凈水、保水’四項行動,大力推進‘生態廊道’建設,持續開展水生態修復工作,確保岷江岸綠水清?!?spanr>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岷江眉山出境斷面——悅來渡口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前6月平均水質同比2019年,總磷濃度下降12.63%、氨氮濃度下降41.11%、高錳酸鹽濃度下降12.65%,水質指標改善明顯。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河湖長制的重大決策部署,抓細抓實河湖管理保護和治理措施,全力推動河湖長制‘有名有實更有效’,持續改善全流域河湖面貌?!泵忌绞泻娱L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強綜合治理 通惠河恢復一灣碧水
位于眉山市主城區的通惠河,又名永通河,其全長約12.8公里,是眉山的城市河流,也是全市流域沿線人口最密集、經濟體量最大、治理難度最高的一條河流。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通惠河流域沿線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傾倒等致使污染源增多,導致水體污染嚴重,長期困擾著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2016年,眉山市環保部門對通惠河出口斷面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其水質為劣五類。
“所謂劣五類水質,就是人們通常說的黑臭水,不僅喪失了作為水資源的一切使用價值,還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危害?!泵忌绞兴窒嚓P負責人介紹,事實上,河道污染整治工作長期都在進行,但是以往的治理力度往往趕不上污染速度,直到2017年,眉山市全面實行河長制,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通惠河治理問題。
2017年以來,眉山市委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先后30余次深入通惠河流域沿線現場研究污染治理工作。眉山市生態環境局、水利局、住建局等部門會同東坡區委、區政府常態化現場處理通惠河流域綜合治理突出問題,形成河長靠前指揮、市區協同配合、群眾廣泛參與的通惠河河長制工作機制。與此同時,眉山全市累計爭取到位中、省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7.91億元,市、區兩級累計投入通惠河流域綜合治理資金超過5億元,通過加強源頭治理、實施截污工程、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廠等治理措施,解決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據了解,為解決城市規劃與污水管網規劃不配套的問題,我市投資2億多元實施通惠河城區段南、北生活污水截污工程,每日收集沿線生活污水約3萬立方米,有效攔截入河污染源。同時,眉山市本級投資約3億元,建設日處理能力為8萬噸/日的市第二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面收集處理主城區西南片、北部新城和東坡湖片區的生活污水。此外,為確保生活污水處理后達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準四類排放標準,按照化學治理+生態治理的理念,同步配套建設100余畝人工生態濕地。目前,眉山市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首期4萬噸/日工程已于2019年建成投運,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準四類排放標準。
“市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后,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皆因通惠河上游的東坡區太和片區工業廢水、居民生活污水、農灌水混流進入通惠河截污干管所致。”該負責人介紹,2019年,按照“清污分離,分類處理”的原則,東坡區啟動實施了太和片區廢水引流和螺螄支渠截污工程,將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灌水徹底分離,經人工生態濕地凈化達到準四類標準后排入岷江,同時投資約300萬元,修建人工生態濕地池900余個,進一步減少入河污染源,推進流域水質持續改善。市水利局則按照“生態問題生態治”的理念,進一步實施通惠河生態修復行動、清河補水行動、凈水保水行動,全面開展生態節點建設,常態化開展河道清淤工作,狠抓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水質監測和執法巡查,以長效、高效的工作機制,確保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
歷經三年不懈努力,如今,通惠河水質持續提升?!敖衲暌患径?,通惠河水質提升為四類,眉山主城區段達到三類,流域已顯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風采,初步形成‘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生態格局?!?spanr>
找準問題齊發力 河湖治理亮點紛呈
區縣齊發力,治水競風流。近年來,隨著河長制工作深入推進,眉山市各區縣針對自身特點,瞄準問題要害,精準發力,將河湖治理工作做細做實,亮點紛呈。
眉山天府新區大力實施柴桑河治理行動,創新設置4級河長制,加強部門聯動。同時,先后和成都雙流區、簡陽市簽訂了跨界治理合作協議,共同施治,形成了高效的跨區域聯防聯動機制。2019年12月,新區柴桑河河體整治及生態濕地項目一期建成開放,項目確保柴桑河達到相應水環境功能區要求,服務岷江流域生態環境建設。
東坡區是全省漁業生產重點縣和水產產業化示范縣,如何治理水產養殖廢水成為該區的一道“必考題”。近年來,東坡區全面實施生態健康養殖工程,全力推進水產養殖廢水綜合治理,在全省率先推出“魚稻共生”“高位池生態凈化循環水養殖”等新模式,初步實現了“一水兩用、魚稻雙收、綜合利用、環境友好”的良好效果。該區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循環利用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先后被央視新聞報道,并得到省農業廳的高度肯定。
眉山市彭山區深入貫徹落實河長制,全力推進毛河流域污染治理,將水質由劣五類提升為穩定四類,極大改善了毛河流域生態環境與沿岸群眾生活環境。今年2月,彭山區打破傳統污水處理廠建設理念,在毛河下游建成全省第三座、全市第一座地埋式、景觀公園式污水處理廠,并投入試運行。配合本月底即將竣工的毛河濕地公園,整個毛河流域將成為彭山區一道優美的“生態走廊”。
由于生活污水直排、污水處理設施匱乏,球溪河水質成為長期困擾仁壽縣的難題。2016年,眉山市仁壽縣出臺《仁壽縣全域污水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力求通過三年時間扭轉全縣污水處理現狀。目前,全縣90座污水處理廠(站)已建成投運。同時,該縣強化污水處理效果,以“污水處理廠+生態濕地”模式,全面建設沿河兩岸林地緩沖帶,截斷面源污染,使得球溪河出境斷面水質總磷指標持續下降,高錳酸鹽、氨氮指標已達到地表水三類。
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眉山市青神縣于2018年末正式啟動青神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項目。當前,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岷江(青神段)和思蒙河(青神段)岸線綠化水平不斷提高,河岸生態環境持續修復,水域生態指標持續改善,逐步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
眉山市丹棱縣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湖長制管理,投資1.8億元完成縣城、園區、鄉鎮污水處理廠站的建設,實現縣城—園區—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同時,眉山市丹棱縣積極探索“生態濕地池”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新模式,開創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成本低、實施難度小、運行管護易”的新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