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03 10:50:06
責任編輯:任楓楓
【編者按】
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加速器”。今年以來,全市上下以搶抓重大項目進度為突破口,穩投資、穩增長,齊心協力,振奮信心,共克時艱,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本期《深度·聚焦》,重點關注我市部分重大項目推進情況。
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
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
1—4月實現產值約23億元
□記者 郭僑 文/圖
5月28日,記者在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生產建設現場看到,到處都是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以來,我們累計招工2558人,19條生產線馬力全開。目前,陣列一正常生產、陣列二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廠區內綠化和道路黑化工作正在收尾。”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1—4月共生產4000萬粒集成觸控模組顯示屏,實現產值約23億元。
眉山信利高端顯示項目是眉山建區設市以來投資最大的單個工業項目,總投資443億元、占地1900畝,規劃建設27條顯示屏生產線,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77億元,解決就業8000人以上。該項目自2017年12月開工建設,到首條模組建成投產僅用了一年時間,比預期提前了一年。
據介紹,2019年4月2日,該項目首條水滴顯示屏線投產,當年實現產值22億元;預計2020年將實現產值70億元以上、2021年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依托其聚集效應,目前已成功招引8戶配套企業落戶。
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建設現場。
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
加速推進“兩大區域”建設
□記者 彭威楠 文/圖
5月28日,記者在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現場看到,工人們正搶抓晴好天氣施工,處處都是忙碌景象。
“我們整個項目共有‘兩大區域’,目前,視高區域的養老介護中心、企業孵化基地主體工程已完工,康養城總部、國際生物干細胞新研發總部的土石方工程已經完成40%;錦江區域的展示中心主體工程已完工。其余項目正在進行項目設計、報規工作。”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視高區域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錦江區域預計2023年分批投入使用,項目全部建成投用后將實現年產值6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上萬個。
據了解,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于2018年9月簽約落戶眉山天府新區,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占地面積約2500畝。該項目不僅將日本優質的醫療康養資源引入中國、帶到眉山,還將打造西南首家北科生物基地。屆時,來自全球的先進醫療團隊,將在眉山展開生命安全、健康生活的研發與探索。同時,結合眉山的自然生態優勢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智慧醫療養老理念及技術,將項目建設為成眉地區智慧醫療、智慧康養的標桿,打造一座集醫療、醫養、醫用、醫藥、醫學“五醫”融合發展的國際生態健康產業新城,全力構建覆蓋成渝雙城經濟圈,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的大健康生態圈,讓成渝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際一流的醫療康養服務。
岷江湯壩航電樞紐工程項目
力爭今年9月底首臺機組具備發電條件
□記者 王允浩
5月28日,記者在岷江湯壩航電樞紐工程建設現場看到,其內部交通橋防撞墩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泄洪沖沙閘等工程建設正在加緊施工。“作為連接岷江兩岸的內部交通橋已經鋪裝完成,具備通行條件,整個工程建設正在加速推進。”眉山岷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每天有900多名工人奮戰在工程建設一線,力爭今年9月底首臺機組具備發電條件。
作為省重點工程,岷江湯壩航電樞紐工程是岷江中游規劃的六個樞紐工程之一。該工程共有3臺機組,總裝機6.9萬千瓦,總投資21.06億元,設計正常蓄水位414.80米、額定水頭10.5米、多年平均發電量2.83億千瓦時;船閘按Ⅳ級航道設計,通行2×500噸級船隊,單向年過閘貨運量為311.8萬噸。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發電廠房主體土建施工、橋機安裝及調試、1#機管型座及流道里襯安裝、進水口雙向門機安裝及調試、進水口閘門及尾水閘門安裝;專項工程已完成第一自來水廠和第二自來水廠跨江管道改造加固工程、岷江二橋加固工程、東坡湖引水閘改建工程、蟆頤堰衡重式擋墻工程。
已建成的川港合作示范園項目規劃展示館主體工程。
川港合作示范園項目
規劃展示館預計今年6月中旬投用
□記者 殷勇 文/圖
6月1日,川港合作示范園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目前,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規劃展示館主體工程已經建成,預計今年6月中旬投入使用。”該項目現場負責人說。
據介紹,川港合作示范園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開工建設的是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48億元、占地480畝,主要建設辦公樓、住宅樓和規劃展示館。除規劃展示館主體工程已經建成外,目前住宅樓最高已經建到了第7層,辦公樓也已動工建設。
按照進度,今年川港合作示范園項目一期預計引進企業35家,包括5家科技類企業。目前,新華集團已率先入駐園區,該企業將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內的重要商會資源,重點面向大灣區、東盟、日韓、歐美區域進行優質產業引進聚集和輸出,促進川港以及相關協同區域的經貿合作,助力陸海新通道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據悉,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吸引100家企業入駐,重點孵化以色列科技轉換促進中心、農業科技成果轉換中心、綠色智能制造研發基地;入駐企業總部包括新華全球購展示展銷中心、新華川渝大區總部、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商會西南和四川總部、新華集團合作以及合資企業西南和四川總部等。
同時,該項目還將依托“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香港與內地合作不斷促進深化的大導向,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合作的示范基地,建成港澳向內地拓展、內地借助港澳通達國際市場的雙向通道和重要平臺。
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建設現場。
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
國際農科先行區計劃今年10月基本建成
□記者 林茂春 蹇瑋杰 文/圖
“截至目前,項目已建成投運300畝形象示范區左岸芳園,涵蓋莫奈花園、葡萄莊園、薰衣草園等;啟動建設了70畝法式風情商業街,其中商業街一期芙楽小鎮已開業運營,親子樂園預計近期開業試運營,展示中心計劃11月建成開放。”5月28日,中法農業科技園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全面啟動建設1000畝國際農科先行區,計劃今年10月基本建成;3000平方米的農夫學院計劃今年11月建成投運;錦江大道、北區和中區道路已啟動土方施工,計劃今年內實現路面貫通;濱江河堤已啟動規劃設計,計劃今年10月啟動建設;項目150畝的配套居住地塊已啟動建設,計劃今年底實現主體封頂。
據了解,位于眉山天府新區的中法農業科技園被列入中法兩國地方政府合作備忘錄項目,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的四川省對法友城重點合作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00億元,以多樣化生態本底為依托,總體規劃形成包括錦江生態景觀帶,核心區特色小鎮,國際農科先行區、文化旅游功能區、農業科技康養功能區等在內的“一帶、一核、七園(區)”產鎮融合空間結構。項目于2018年7月啟動建設,2019年全年完成投資超10億元,預計今年新增投資30億元。
面對疫情,項目各方堅持年度工作目標不變,任務不減,壓縮工期,落實責任,全力確保完成全年投資目標和13項建設任務。
阿格瑞OLED新材料項目現場,工人在調試設備。
阿格瑞OLED新材料項目
完成設備安裝,預計今年6月底正式投產
□本報記者 殷勇 文/圖
6月1日,記者從四川阿格瑞OLED新材料項目現場了解到,工人們已經完成設備安裝,進入試生產階段。該項目是國內規模最大的OLED材料生產基地,具備年產30噸OLED高純材料和200噸其他功能材料的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40億元。
“能順利進入試生產階段非常不容易。”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受疫情影響,項目所購韓國生產設備雖已到位,但安裝調試工程師無法如期入境,設備安裝面臨巨大困難。項目部與韓國供應商積極協調,探討解決方案,最終決定采取“云安裝”調試的辦法解決了這一難題。“預計今年6月底正式投產。”
近年來,我國OLED面板制造業不斷增長,但OLED配套材料產業仍處于發展起步期。目前,應用在OLED面板中的發光材料和功能材料的技術大多由國外公司掌控,國內面板廠家要取得性能較好的材料存在一定困難且價格昂貴。項目投產后,產品將廣泛應用于手機全面屏、電視屏、曲面屏,可為國內OLED面板企業提供25%以上的材料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