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03 10:20:15
責任編輯:任楓楓
2020年,既是茂縣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年,更是茂縣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
作為對口幫扶茂縣的區縣,2018年,眉山市東坡區第五批援藏工作組赴茂縣后,按照省委關于幫扶藏區彝區貧困縣的決策部署,以“強化產業發展,增強脫貧造血功能”為工作重點,積極開展對口幫扶。
經多方聚力借力,特別是東坡區對口幫扶茂縣工作組積極牽線搭橋,助推茂縣人民政府于去年初與東坡籍企業安幫公司簽訂12個循環生豬養殖項目,該項目將為茂縣村集體經濟年增收260萬元。今年4月21日,茂縣人民政府又與川傲公司(福建傲農集團與安幫公司的合資公司)成功簽約年出欄5000頭擴繁母豬項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茂縣各行各業遭遇發展瓶頸,脫貧攻堅‘必考題’面臨‘丟分’危機。此次簽約成功,能進一步鞏固幫扶成效,夯實當地脫貧基礎。”東坡區第五批援藏工作組領隊李永康表示。
東坡區援藏工作組走訪茂縣農戶。
□眉山網記者 王允浩
有效破解難點痛點問題
進一步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
茂縣生豬養殖產業存在大而不強等短板,但也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據了解,作為養殖大縣,其傳統生豬養殖方式與生態養殖有著相近和可取之處。同時,茂縣擁有優質生態豬養殖所需的水、日照、風、空氣等資源條件,更具生豬養殖防疫需要的天然物理隔離屏障。而生豬產業發展亦是茂縣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發展思路。
5000頭擴繁母豬項目投資1.5億元,占地100畝,建成后可存欄5000頭擴繁母豬,年提供優質仔豬12萬頭。項目于5月18日啟動建設,建設期為7個月,預計今年10月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通過項目引領,茂縣還與該公司簽訂了《項目土地租賃協議》《項目社會扶貧協議》《項目環保協議》等系列協議,一方面,通過土地租賃和生態農家肥銷售(養殖廢棄物轉化),增加茂縣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引導簽約公司積極開展社會扶貧,每年向茂縣捐贈扶貧資金40萬元,用于改善茂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著眼于產業發展,才能有效建立助農增收長效機制。”李永康介紹,招商引資共建茂縣生豬養殖產業,是增強脫貧奔康內生動力,建立助農增收長效機制的實招。一旦補齊茂縣生豬養殖產業短板,就能破解貧困村產業發展面臨的系列難點痛點問題,在帶動全縣生豬養殖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以及鄉村振興等方面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據介紹,該縣生豬產業幫扶項目從產業示范、助農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國有平臺公司、增加稅收、激發勞動力潛能等多方面實現了區域經濟帶動效應。
有力增強脫貧攻堅造血功能
打好茂縣高半山“生態牌”
與此同時,借助該項目的實施,將脫貧攻堅規劃思路變為實在舉措,解決了茂縣生豬養殖大而不強的問題,有效促進生豬養殖生產規范化、規模化、工廠化、標準化。
依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思路,項目因地制宜地把養殖和種植相結合,利用發酵工藝將生豬養殖產生的污染物變成生態農家肥,用于當地蘋果、李子、花椒等種植,實現再利用、再循環,促進茂縣地標產品的轉型升級,并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有機結合。同時,通過項目的實施,參與項目合作的公司還將在茂縣投資建設年加工500萬公斤豬肉食品加工廠,將有效帶動300人就業,實現年利稅3000萬元。生豬養殖項目引進和配套打出系列“組合拳”,有力增強了茂縣脫貧攻堅造血功能,有效推動茂縣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發展生產。
“我們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茂縣高半山區的生態優勢,打造全縣生豬養殖旗艦品牌。”李永康表示。
有機結合生豬產業項目優勢
推動一三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參與茂縣生豬產業項目合作的公司在成都、眉山周邊有180余家豬肉銷售專營店,到2021年將在全川及周邊省發展到800家豬肉銷售專營店。“有該公司銷售平臺這條‘大船’,我們將進一步創新合作模式,積極探索鄉村旅游,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借船出海做強茂縣農特產品。”李永康介紹。
據了解,依托該公司在成都、眉山周邊的專營店平臺,建立茂縣與專營平臺的10萬余戶中高端消費群體之間的鏈接,一方面,可吸引消費群體到茂縣體驗生豬養殖、認購生豬、鄉村旅游等,促進茂縣第三產業發展,提高茂縣鄉村旅游質量;同時,通過創新發展訂單式農業,利用豬肉銷售專營店平臺帶動全縣土雞蛋、巖蜜及蔬菜等農特產品走出去,銷往全川,起到了“借船出海,做大做強全縣農特產品,助農增收”的效應。
據介紹,該項舉措將有力促進茂縣優勢農特產品走出大山,每年為群眾增收1.5億元以上。
自2016年8月獨立承擔幫扶任務以來,東坡區向茂縣撥付了幫扶資金5156萬元,選派了167名援藏干部人才,在民生事業、產業發展、人才幫扶、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全方位深層次幫扶,實施幫扶項目64個,幫助茂縣在2018年“摘帽”,并于2019年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