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2-24 15:35:05
責任編輯:任楓楓
段小鋒 郭僑 文/圖
“清晰,走啦,去摘果子啦!”2月24日早上6點,在仁壽縣曹家鎮高河村5組脫貧戶清晰的家門口,已經有同伴在等待她一起“上工”了。
皮膚黝黑,笑起來眼睛就彎成一條線的藏族婦女清晰今年已經40歲了。5年前,在外務工的清晰認識了辜剛成,情投意合的兩人結婚后就回到了辜剛成的老家仁壽縣曹家鎮。
清晰正在認真工作。
由于家里老人常年生病,夫妻倆文化水平不高、務工收入低,2015年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窮志不窮,辜剛成在仁壽縣周邊務工,清晰在家里養雞和種植柑橘的同時照顧老人和孩子,通過黨委政府的幫扶和自己的努力,清晰一家在2018年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不怕苦,也不怕累,為了讓家庭條件好起來,清晰還去井研縣把親戚撂荒的邊角土地種上了油菜和水稻,兩地來回跑,補貼家用。雖然不認識漢字,但清晰與左鄰右舍的關系十分融洽,大家都喜歡這個開朗又勤勞的藏族媳婦兒。
因為不認識漢字,清晰的手機上電話號碼都沒有存名字。
“受疫情影響,我老公遲遲不能外出務工,不能趕場,我們的雞也賣不出去,柑橘收成也不好。”前些日子,清晰有些擔憂,手里的錢已經不多了,房子的屋頂有點漏水,修補肯定又要花一筆錢。
了解到清晰的情況后,高河村黨支部書記唐華軍給她和丈夫介紹了工作——加入鎮上采果隊。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力進行和生產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復,符合條件的采購商可以進村收購柑橘,這時候就需要人手采摘。
從早上7點到下午6點,清晰手腳麻利,一天能采摘1000多斤柑橘,能領到120元左右的“日薪”。和丈夫一起,小家庭目前每天都能收入200多元,足夠過渡到疫情結束,丈夫再次外出務工。
“清晰,果樹一定要好好管理,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打電話來問我,這是我的手機號碼。”當天,趁著午飯時間,高河村農技人員龍斌武專程和清晰一起前往她的柑橘地,并在路上交代一些事情。
在詳細查看了果樹情況后,龍斌武了解了柑橘收成不好的原因——清晰雖然勤勞,但不會管理。他耐心地為清晰講解了春季果樹管理的基本要點,并叮囑她每到管理的關鍵時刻,一定要來重新學習一遍,直到清晰會熟練地管理為止。龍斌武告訴記者,清晰7畝柑橘已經投產3畝了,如果管理得當,等到7畝全部投產時,年收入應該在5萬元以上。
黨支部書記給清晰送口罩。
“我在這邊生活覺得非常開心,大家都愿意幫助我,讓我非常感動。”清晰說,大年初十(2月3日)那天,76歲的公公白天砍柴出了一身汗后,晚上身體不適。知道清晰家的情況后,村醫生馬上抽空前去幫老人看病,經過詳細診治,老人在吃藥的第二天就好了起來。
目前,在曹家鎮黨員幫幫團的幫助下,清晰養的雞也找到了銷路。有訂單來了以后,黨員就上門收購,架起了銷售難和購買難的橋梁。
一個小家庭遇到困難,各方力量前來“支援”,特殊時期,藏族媳婦兒清晰在仁壽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濃濃暖意讓她又一次充滿了前行的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