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1-09 16:42:57
責任編輯:任楓楓
在眉山天府新區高家鎮的龍泉山上有這樣一群養羊人,他們遠離都市的喧囂,大膽探索高山生態養殖模式,成功邁上致富路。1月8日下午1點,記者駕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行進,找尋大山深處的養羊人。
站在山頂,極目遠眺,群山環抱,峰巒重疊,山林、竹樹、野花不時映入眼簾,穿越一座山峰,走過一條山間,便來到戰勝村6組的瑪瑙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大耳羊養殖基地。
據高家鎮戰勝村村委會主任高義介紹,群山環抱的戰勝村6組原來有二十幾戶人家,100多人口,由于山上條件不好,村民們先后搬出去了,留在山里的人越來越少。可村里人余春枝夫婦卻看中了這里,自2006年起,她和丈夫投資 40多萬元,建基地,養起了羊。
“目前,我們主要養的是大耳羊,這種羊是采用國外進口羊與本地山羊雜交,形成一個優良品種,具有體形大、生長速度快、耐粗食、繁殖能力高、抗病能力強等特點,最重可達200斤,每年可長80斤至100斤。” 余春枝介紹說。
記者和余春枝一起走進羊圈,和她一起喂羊,感受大耳羊的生活習性。近距離觀察時,這些羊倒也不畏懼,它們伸出舌尖,一個勁地吃我們喂在槽里的草,滿足的眼神中散發出獨有的亮光。
“整個養殖基地目前一共有多少只羊?”“不多,就1000多只。”
一位同村村民介紹說,余春枝兩口子都50多歲了,是拼盡全力,耗盡心血在養羊,是高山農民勤勞樸實、堅韌耐勞的代表。
余春枝發展大耳羊養殖的過程卻不是一帆風順。“剛養殖就遭到沉重打擊,有一年最多的時候死了100多只,但我們沒有放棄,一邊養一邊鉆研養殖技術,吃住都和羊兒在一起。經過努力,我們終于掌握了大耳羊的飼養、繁育等方面的技術。” 余春枝回憶說。
這些年,正是余春枝和家人的那份堅守,養殖基地才能不斷壯大。2019年,便出欄大耳羊900多只,產值近200萬元。今年,她還準備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同時引進先進的養殖設備,改善養殖基地條件。
而在高家鎮,這樣的養羊人還很多。高家鎮副鎮長葉林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鎮有350多戶、1000多位居民在養羊,養殖規模上百只的有10多戶;全鎮養羊產值去年突破1000萬元,養殖戶人均年增收1萬元左右。
采訪結束,已是下午6點,記者駕車返回,伴隨著山里傳出的羊叫聲,養殖基地漸漸融入青山中。記者不禁感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余春枝和她家人從事的只是普通而平凡的行業,但正是她那份勤勞,那份執著,才讓她成功邁上致富路,祝愿她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眉山網記者 殷勇 文/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