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31 12:07:41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王麗 文/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永恒的追求。
自被省文明委授予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稱號以來,青神縣緊緊圍繞“到2020年底保持四川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的同時,力爭成為省級文明城市示范城市”這個目標,不斷鞏固創建成果,加強群眾思想道德建設,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道德典型層出不窮,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文明,已成為青神縣街頭巷尾的美麗風景。
2019年7月12日,河壩子鎮雙龍村為10名最美庭院家庭戶頒獎。
自上而下 全民“接力”
從2014年申報省級文明城市至今,青神的文明之路已走過整整5年。
5年來,青神縣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和深化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上下勠力同心,勇往直前,讓創建成為一場久久為功的全民“接力賽”。市民也從“要我創建”到“我要創建”,創建格局從“單槍匹馬”到“全民皆兵”。
自去年12月起,每到放學時間,青神縣實驗幼兒園校門口和附近道路路口就有這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身披“綠馬甲”的家長志愿護衛隊,自發維持家長們排隊進校、校園周邊的停車秩序。如今,這支家長志愿護衛隊已從25名隊員發展到有1000余名家長積極參與,“綠馬甲”既引導了交通、勸導了不文明行為,更通過此舉將文明規范意識內化于家長和孩子之心。
家長爭當志愿者,只是青神縣廣大群眾參與創建的一個縮影。
圍繞“到2020年底保持四川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的同時,力爭成為省級文明城市示范城市”這個目標,青神縣召開了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總結表揚暨保持四川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動員大會,制定下發《2019年青神縣深化文明創建保持四川省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工作實施方案》,不斷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等活動,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同時,青神縣不斷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培育形成了”三三零“公益托管、陽光媽媽計劃、巾幗志愿服務、公益讀書會等一批志愿服務品牌。據統計,目前,青神縣已有注冊志愿者6496人、團體124個。志愿服務活動的持續開展,營造了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自覺參與創文的濃厚氛圍。
如今,青神縣的文明城市之路也從創建之初的大會戰、突擊戰到如今的常態化創建,從單純應付檢查到如今的“每天都是創建日”,創建格局從街道、部門各自為戰到網絡化、精細化、長效化創建,從“部門做、市民看”到如今的“全民參與齊創建”,工作亮點頻頻涌現,文明氛圍日益濃厚。于是,青少年學生爭做孤寡老人的貼心“小棉襖”;婦女爭當“愛心媽媽”關愛留守兒童;左鄰右舍都成了“志愿者”……文明被轉化成青神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
學生們開展“文明城市從我做起”活動。
從粗到細 改善環境
“環境衛生改善了,占道經營得到了整治,道路也更加暢通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做到咱群眾的心坎里啦!”談起城市環境的變化,正在散步的鳳陽社區居民張大爺豎起了大拇指,“這一年,青神的變化說不完。”
城市“牛皮癬”一直是青神縣市容環境整治的重點和難點。為切實改善居住環境,增強居民的幸福感,該縣通過部門聯合執法、成立清理專班、通宵蹲守、舉報獎勵等措施,不斷凈化市容市貌。今年以來,該縣已清理城市“牛皮癬”11000余處,取締和清理各類違章廣告700余個,行政處罰6人次,曝光查處案件6件。
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關鍵在”粗“到”細“的轉變。自今年8月起,青神縣環衛作業實行市場化運作,破解此前存在“多頭管理、管干一體、環衛作業質量不高”等問題。依托成都行建城市環衛服務有限公司,青神縣城區約123萬平方米公共區域的環衛清潔問題將得以高標準解決。
據悉,為進一步凈化、美化全縣環境面貌,青神縣還開展了“文明城市從我做起”“文明養犬”“文明祭祀”等一系列文明宣傳教育活動,以及農貿市場整治、夜市專項整治等一系列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對背街小巷等處的垃圾死角盲區、裸露垃圾進行了集中清理,規范店外經營,加強生活垃圾源頭治理。
如今,走在青神縣的大街小巷,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整潔有序的街道、停放整齊的車輛……小細節牽動著大民生,這些文明細節的疊加正切切實實地改變著青神人民的生活,提升著青神的城市形象。
由外而內 提升素質
文明家風深入民心。
風氣正,面貌新。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換來的不僅是市容市貌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市民面貌的蛻變。
榮獲四川省2019年第一批“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的徐彬洋,是青神縣河壩子鎮中心小學六年級一名普通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起,他六年如一日地照顧因從小患肌營養不良而無法獨立行走的同班同學張澤(化名),用實際行動默默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的友善、愛心和堅持不僅感染了學校的每一位師生,也引起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關注,獲得了數百萬網友的點贊。
在文明創建成果持續深化過程中,像徐彬洋這樣的好人,青神縣涌現出了很多。如照顧“植物人”兒媳19年的邵學英,照顧鄰居孩子11年的吳淑君,85歲高齡還投身志愿服務的宋素明,全省“敬業奉獻好人”楊潔等,他們以實際行動,在文明城市中發揮著光和熱。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青神縣以各類道德先進典型人物的推薦評選為載體,大力關心關愛道德模范,并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效應,持續加大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的評選表彰力度,用先進典型感召人、教育人、引導人,在全社會持續凝聚社會新風正氣,傳播崇德向善正能量。
同時,積極探尋有力抓手,開展“探尋家風底色”“家長成長計劃”等主題活動。持續深入地開展“文明城市從我做起”活動,全方位、多形式地營造“以人為本、市民參與、建管并重”的文明城市理念和氛圍,使文明成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等方式;開展”家風家訓亮出來““探尋家風底色”等活動,引導廣大市民更好地傳承良好家風;實施“家長成長計劃”暨社區家長學校建設項目,從教育、衛健、公檢法司等系統選拔近百名優秀專業人才組成講師團,分5個大組輪流到全縣10個鄉鎮、27個村(社區)持續開展家庭教育服務;開展“竹鄉大舞臺”群眾主題文化活動,將活動與建黨節、建軍節、醫師節、教師節等節日結合起來,傳遞社會正能量。
在青神城鄉,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