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26 10:15:18
責任編輯:陳敏
——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嘉賓參觀葡萄園側記
眉山網記者 馬詩雨 文/圖
編者按
昨(25)日,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在彭山區熱鬧開幕。葡萄節期間,除各種各樣的優質葡萄展示外,還有“壽山山水秀 十里葡萄香”十米畫卷和為彭祖設計的卡通形象“彭祖祖”精彩亮相,同時,“十佳葡萄園”頒獎活動和葡萄種植帶頭人講述“匠心故事”,都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楊志明為嘉賓們介紹自己的葡萄園。
頒獎現場。
十米畫卷引人注目。
舞蹈《山歌好比春江水》。
“彭祖祖”亮相葡萄節。 張勇 攝
楊志明(左二)講述種葡萄的故事。
昨(25)日,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開幕式后,相關部門負責人和葡萄行業專家、農業品牌專家,縣內葡萄產業龍頭企業,國內知名水果企業、經銷商代表等百余名嘉賓來到彭山區公義鎮四川果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怡農業)參觀。大家參觀學習,品嘗采摘,在葡萄園里共話發展。
走進300余畝的果怡農業葡萄園,一串串碩大的葡萄、排列整齊的葡萄架……深深地吸引了嘉賓們的目光。大家贊嘆不已,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本園所種葡萄品種多達二十余種,有早熟品種,也有晚熟品種,有無核的,也有有核的,可供采購商和游客任意選購……”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大家認真聽取了相關知識介紹。之后,工作人員擺出了各式各樣的葡萄請大家免費品嘗。“這個葡萄好甜啊!我從沒吃過這么好吃的葡萄。”一家國內水果企業的負責人在嘗過“紫脆”葡萄之后驚呼。品鑒現場,葡萄行業專家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彭山的葡萄‘抿’甜!”
“我去過國內很多種植葡萄的地方參觀考察,彭山的葡萄品質絕對算上乘。”一位水果經銷商一邊參觀一邊對記者說。一直以來,彭山區以“種中國最好葡萄”為目標,努力打造彭山標志性特色產業。目前該區優質葡萄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量4.5萬噸,產值8.1億元,是全國最規范的設施葡萄種植基地,是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標桿性產區。此外,以觀音鎮果園村為核心的葡萄生產基地2011年被評為四川省現代農業示范區。2015年該區“彭山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你們葡萄種得那么好,是怎么防控病蟲害的呢?”一名參觀者問道。
“對病蟲害,我們采用綠色防控技術,所種出的葡萄產品已獲得綠色認證、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和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果怡農業負責人楊志明介紹,該果園采用水肥一體化、溯源體系和數字化管理,以達到高技術、高效率種植目的。
“我們彭山的葡萄早已摒棄露天種植法,全部采用大棚種植,種出來的葡萄品質好,所以果農們的腰包個個都是鼓鼓的呀!”楊志明高興地說。南方地區由于雨量大、空氣濕度大、真菌性病害嚴重,原本不利于葡萄生長,但采用了大棚進行避雨栽培,減少病害,就可以提高葡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
其實,在彭山,從移植栽苗技術、水肥管理、果穗管理、病蟲害生物防治,到溫濕度光照控制、采摘分揀技術,農戶們都有統一的規章流程。不僅如此,只要農戶遇到問題,還有專門的農技人員去幫助解決。
近年來,隨著葡萄產業的發展壯大,農民對提高葡萄品質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為此,彭山區不定期開展現場指導、田間示范、集中授課、實地觀摩、農民夜校等農業技術培訓活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為讓果農科學種植葡萄,我們將好的技術進行推廣,并開展各類免費培訓,讓他們從‘不會’到‘會’再成為‘專家’。”彭山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多年來,彭山區的葡萄種植技術在全國都處于領先水平,并多次在全國葡萄學術研討會上獲獎。
立標桿樹典型
十佳葡萄園獲表彰
眉山網訊(實習生 王厚珍 記者 王莉 文/圖)為樹立典型,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鼓勵種植戶種出最好的優質葡萄,昨(25)日,在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開幕式當天,彭山區組織舉辦了2019年度“彭山田野·禮”杯十佳葡萄園頒獎儀式。此次“十佳葡萄園”評選活動既代表了專家對彭山區葡萄培育種植的肯定,也是對農場主們辛勤付出的鼓勵。
此次參加評比的葡萄園共20個,主要圍繞生產設施、生產技術、田間管理水平、外在表現和內在品質等幾個方面進行評選。在經過初評、復評、網絡投票和專家綜合打分后,最終選出了“十佳葡萄園”。
獲得2019年度“彭山田野·禮”杯十佳葡萄園一等獎的是紫田家庭農場,二等獎的是鵬輝家庭農場、興農園、好農夫家庭農場,三等獎的是忠明葡萄園、岳治國葡萄園、品味葡萄園、紅清園家庭農場、干哥葡萄園和香甜葡萄園。
“這次評選,專家綜合打分環節十分嚴格,葡萄園里葡萄樹樹式、產量、生產記錄,葡萄顆粒整齊度、單穗重、糖度、色澤等都是影響評分的關鍵因素,我們的葡萄園能脫穎而出,代表群眾和專家們的認可,我覺得非常開心。”紫田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表示。
十米長卷畫彭山
風光秀麗葡萄香
眉山網訊(實習生 王厚珍 記者 王莉 文/圖)“太漂亮了!上面有彭山的地標性建筑——長壽牌坊!”“第十屆葡萄節十位畫師十米長卷,太有意義了!”昨(25)日,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開幕式上,彭山區的畫家們興奮地展示一幅“壽山山水秀 十里葡萄香”長卷,展現了秀麗的彭山風光,受到了市民廣泛關注。
“他們畫的就是他們心中最美的壽鄉!只有這樣秀麗的山水,才能孕育出這么好的葡萄。”彭山區文旅廣局的相關負責人說。該長卷由十位來自成都、眉山、樂山的畫師采風寫真完成,以彭山山水田園為主要背景,依托萬畝葡萄園,濃縮了從西到東的小城人文地理、風俗風貌,具有獨特的彭山多元文化。據了解,這幅十米畫卷在此次葡萄節開幕式上進行展示后,將由該區文化館進行永久性收藏。
種植戶講“匠心故事”
要種全國最好葡萄
眉山網記者 雷卓鳴 文/圖
昨(25)日,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在彭山區熱鬧開幕。開幕式上,四川果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志明講述了他的“匠心故事”。
作為土生土長的彭山人,楊志明是彭山葡萄產業的參與者與帶頭人,同時也是觀音鎮果園村里引進高檔葡萄品種的第一人。
“彭山的葡萄產業是從1989年開始發展的。最初的種植地在青龍鎮的古佛村,種植面積不過三五百畝,種植品種只有適應性強的巨峰葡萄這一種。”楊志明回憶道:“由于缺乏技術,當時的產量很低,施肥、病蟲害防治、栽培方式等都不成熟,大家都在一邊種植,一邊摸索。”
缺乏技術,這是長久以來制約彭山葡萄產業發展的難題。像楊志明這樣的葡萄種植戶一直在堅持種植,并不斷改進種植技術。2007年,隨著避雨栽培等多種新型種植模式的引進,彭山區的葡萄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用了近10年的時間,葡萄種植面積發展到現在的三萬畝。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僅技術越來越先進,種植的葡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楊志明說。
如今,在楊志明的葡萄大棚內,隨處可見溫度監控儀、粘蟲板、殺蟲燈、捕蟲器等防病蟲害的科技手段。與其他地方的葡萄相比,彭山的葡萄栽培技術已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可是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如何在營銷策略上發力,利用優質品種、品牌占領市場先機,又成了新的問題。“現在,我們逐漸進行品種調整,把一些優勢品種進行規模化種植,然后賣向全國各地。”楊志明說。
如何培育優勢品種,像楊志明這樣的葡萄產業帶頭人有著新的思考。“消費者對葡萄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要無核,有香氣,耐儲運,為了符合市場的需求,我們就要從這些方面著手。”楊志明說。
“種中國最好的葡萄。”果農們正在追逐“葡萄夢”的路途上奔跑著。
文創產品“彭祖祖”
精彩亮相
眉山網訊(記者 雷卓鳴)昨(25)日,剛代表彭山獲得了“2019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賽”銀獎的“彭祖祖”在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開幕式上亮相。
據了解,三位身著藍袍的白須翁小人正是該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以彭祖為藍本,為彭祖設計的卡通形象“彭祖祖”。再授權文化公司結合長壽養生文化進行立體化制作,便形成如今的彭祖公仔。
“彭山的養生文化比較傳統,我們想加一些比較時尚的元素,讓養生文化更適合年輕人,后來就設計出了彭祖公仔形象。”據公仔設計者李登宇說,彭祖的長壽養生文化深入人心,可彭祖個人的形象卻較為模糊,為此“彭祖祖”應運而生。除三個不同的造型外,“彭祖祖”的其他系列也進入設計階段,將展現彭祖修身養性、樂活的生活狀態。
文藝匯演受追捧
文化惠民同歡樂
眉山網訊(記者 雷卓鳴 文/圖)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昨(25)日,在第十屆中國彭山葡萄節開幕式后,現場開展了文藝匯演,為市民獻上精彩的文藝節目。
美輪美奐的舞蹈、優美動聽的歌曲、驚喜不斷的魔術表演,博得在場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使葡萄節現場成為歡樂的海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