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26 10:06:31
責任編輯:陳敏
眉山網記者 孟飛
彭山葡萄受游客追捧。張勇 攝
為深入推進彭山區農產品品牌建設,加強現代農業新商業模式與農產品品質品牌的有機結合,增進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彭山農產品品牌建設和打造的隊伍中,共享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昨(25)日,彭山區舉行第二屆農產品品質品牌發展研討會。全國各地經銷商、渠道商和新零售的行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彭山農產品的品質提升和品牌發展之路。
在研討會上,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ARD)理事會理事、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農民日報高級記者蔣文龍,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果樹學重點學科博士、碩士生導師呂秀蘭,四川蘇寧易購線上超市總監林志鵬分別圍繞“如何將文化植入品牌-果品品牌創意方法論”“推進彭山葡萄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深耕顧客需求 助力農產品推廣”等進行了主題演講。
整個會場氛圍濃厚,討論熱烈。與會人員積極交流發言,圍繞如何提升農產品品質品牌,做優品質做強品牌進行了熱烈討論,并為如何提升“彭山造”的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真正實現“彭山造”的優質優價進行獻言建策。
據了解,葡萄、柑橘、獼猴桃是彭山“農業三寶”,經過多年發展農業已成為彭山響亮名片。近年來,彭山區緊緊抓住全國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機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建設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強區。先后獲得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全省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示范縣、全省重大農村改革任務推進示范縣等榮譽。
在農產品品質品牌提升方面,彭山區下足功夫,先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645個,形成了柑橘、葡萄、獼猴桃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種植技術、集約化程度處于全省領先水平;已建成了全國最規范的設施葡萄基地、西南地區優質晚熟雜柑基地和紅心獼猴桃基地;初步建成了農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全區有100多家家庭農場加入,打造了“區域+企業”模式的農業品牌。2018年,全年“味在眉山”銷售收入實現139.33億元。
“我們將以此次農產品品質品牌研討會為契機,加快以質量打造品質、以品牌引領發展,力爭將農產品品質品牌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走出彭山農業發展新路子。”彭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