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23 12:34:51
責任編輯:雷堯
彭曉蘭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課堂上,一名孩子當“小記者”采訪同學。
“牧心班”的孩子積極發言。
眉山網記者 劉娟 文/圖
9月7日上午8點40分,青神縣高臺鄉11歲的周嘉玉在媽媽的陪伴下走進眉山市購書中心四樓,參加由共青團東坡區委和東坡讀書會聯合舉辦的“經典誦讀·名師指路”親子閱讀公益培訓2019“牧心班”秋季開學第一課。“我們每周五下午從青神過來,在親戚家住一晚,第二天就能準時上課。”周嘉玉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喜歡閱讀,9歲時就參加了“牧心班”。
據了解,“牧心班”每周兩節課,分“牧心·經典誦讀班”和“牧心·讀經班”,分別由眉山知名教師彭曉蘭、涂永安授課,旨在通過老師生動、有趣、循序漸進地講解,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文學鑒賞能力。
當天,周嘉玉上的是彭曉蘭的課。課程還沒開始,他和同學們就爭先恐后上臺背誦詩歌。《將進酒》、《長恨歌》等長詩,他都背得滾瓜爛熟。媽媽說,這都得益于他在“牧心班”的學習。
作為“牧心·經典誦讀班”的班主任,彭曉蘭坦言,她希望孩子們通過“牧心班”的學習,能收獲詩詞的積累、對自己的自信、流利的表達、敏捷的思維、主動的品格。因此,她每節課前,都會精心準備。
上午9時,“牧心·經典誦讀班”正式開課。彭曉蘭首先讓孩子們玩起了“飛花令”,在以“月”、“花”和數字的“飛花”中,孩子們反應靈敏、積極搶答,充分展示了其陽光、積極、自信。隨后進入“小記者采訪”環節,孩子們相互采訪,充分鍛煉了其語言表達和應急反應能力。在“‘牧心班’分年齡好還是混合班好”的辯論中,小到6歲、大到13歲,甚至家長,都積極參與辯論。課堂上,彭曉蘭還讓孩子們進行了“新學期我想對自己說”即興演講,請新同學和老同學一起朗誦。90分鐘的上課時間,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口才,又讓他們學會了互幫互助、團結協作。
記者注意到,此次“牧心·經典誦讀班”共有60余名孩子參加,年齡最小的只有6歲,不少家長也參與其中。“我是和孩子一起來學習的。彭老師的課講得非常好,不僅可以培養我們閱讀詩詞的興趣,還可以通過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家長徐穎說,她和孩子已跟著彭老師學習了兩年,現在孩子每天早上都會進行詩歌背誦打卡。“因為比同齡人會背的詩歌多,所以孩子特別自信。”
“‘牧心班’的孩子們,年齡不同、知識深淺不同,這就需要老師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積累,而彭曉蘭和涂永安老師在這兩方面都非常優秀,所以牧心班才會得到孩子、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東坡讀書會會長袁春梅說,“牧心”的意思就是要放牧孩子的心靈,讓他們通過學習,熱愛閱讀、熱愛詩歌、充滿詩意,成為善良、陽光、正直、樂觀的人。
據了解,“牧心班”成立于2015年,從最初每周一個主題、一位老師的講解,發展到現在由固定老師長時間帶學生,讓學生的學習更深入、更有效。為此,還有不少從洪雅、丹棱、青神、仁壽等地趕過來學習的學生。
記者了解到,除學生外,還有不少老師也成為“牧心班”的一員。來自青神縣某小學的毛老師,在陪孩子參加“牧心班”的同時,也積極學習,并將“牧心班”老師的講課方式、特色融入自己的教學中,深受學生喜歡。
共青團東坡區委負責人表示,“牧心班”經過不斷摸索、完善,現已形成了東坡區乃至眉山市的一個公益閱讀品牌。這得益于東坡讀書會創辦者和老師們的初心、堅持和努力。“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閱讀經典可以對他們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他們的健康長成和道德品質提高都有很大幫助。下一步我們將創造條件,擴大‘牧心班’的數量,讓更多的優秀老師參與其中。同時,鼓勵從‘牧心班’走出去的學生回來當助教,真正實現牧心者牧天下的目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