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9-09 16:26:35
責任編輯:楊熹
9月7日一大早,丹棱縣楊場鎮古井村2組村民張尚秋像往常一樣洗漱完畢后便開始清掃自家的庭院,老伴劉卉英則在廚房忙著做早飯。
吃過早飯,夫妻倆一同來到房屋背后的自留地,摘了一些青椒、白菜、冬瓜,準備為兒女們做一頓豐盛的午餐。
今年79歲的張尚秋和80歲的妻子劉卉英共育有兩兒兩女,大兒子和兩個女兒都居住在楊場鎮,小兒子退伍后定居在了重慶。兄弟姐妹間互敬互愛、凡事有商有量,相處得十分融洽。
去年,張尚秋家面臨拆遷,兩個兒子積極配合政府工作,主動簽字拆遷。如今,兩個兒子都建起了溫馨舒適的樓房,擁有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庭院,還栽下了各式各樣的綠植和鮮花。
張尚秋夫婦現在居住在小兒子家,隔三差五,子女們都要回來看望他們,大家一起做飯、拉家常、其樂融融。他們一家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感染和帶動當地群眾,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媒體的關注。今年,他們一家被評為了眉山市第二屆“綠色節儉”類文明家庭。
張尚秋夫婦從小生活在農村,在條件艱苦的年代,夫妻倆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將子女們撫養成人。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子女們孝敬長輩、誠實善良,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張尚秋的大女兒家現種有10余畝柑橘樹,他們堅持綠色種植,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堅持少打農藥,種出的柑橘品質好、個頭大,每年靠柑橘收入近20萬元。他們還積極參與當地人居環境治理,主動回收農藥瓶、廢棄袋,到村委會積分兌換生活用品。但由于長期勞累,大女兒的右手肌肉拉傷,劉卉英心疼不已,當天見到大女兒便一頓噓寒問暖,一邊幫她揉捏一邊叮囑她要注意身體。小女兒現在在家帶孫子,時間比較空余,經常帶著孫子來看望張尚秋夫婦,老兩口高興得合不攏嘴。
由于兒子在外地,一直以來,張尚秋夫婦都種有水稻、油菜、玉米,供他們簡單的生活。在他們看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就應該動起來,一來能減輕子女的負擔,二來勞動也能鍛煉身體。如今,老兩口年齡大了,土地流轉出去了,只留有一塊自留地種瓜果蔬菜,以保障他們平日的蔬菜供應。
據了解,張尚秋當了24年的村干部,有著60年的黨齡,為人正直善良,任職期間為村民辦了很多實事。作為一名老黨員,張尚秋主動響應號召,帶動家人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減少資源浪費,為當地村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張主任一家勤勞、愛干凈,子女們又孝順,他們一家是文明節儉的典型,值得我們學習。”鄰居袁學平這樣評價道。
近年來,古井村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張尚秋一家主動改造天然氣,實施“廁所革命”,積極修建濕地池,為鄉村清潔美麗貢獻力量。在常態化的村莊清潔行動中,張尚秋主動加入志愿服務隊伍,號召村民們清理自家的農具,美化自己的庭院,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在全村營造“環境衛生 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如今的古井村,呈現出一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鄉村景象。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丹梅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