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1-06-03 15:48:52
責任編輯:杜艷
眉山網訊(吳敏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娜娜 ) “在一個電閃雷鳴的晚上,爸爸說,要是能把雷電收集起來,將是一筆很大的資源。于是我創作了這幅《星際能量的使者》……”13歲的彭梁奕,勤學善思,有強烈的求知欲,被評為青神縣2021年新時代好少年。
勤學善思 勇于奮進
“課堂上,彭梁奕總是充滿激情和上進心,愛動腦筋,思維活躍,經常發言都出乎意料,能夠挖掘出一些讓人出乎意料的點。”班主任陳紅梅說,對問題,她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敢于提出質疑,勇于創新,在同學中起到了楷模和表率的作用。在她的帶動下,同學們“比學趕幫超”,班級學習氛圍持續濃厚。有一次,購買的習題冊答案有小錯誤,彭梁奕第一個發現,并找到科任老師說:“老師,這個題本答案是錯的,我堅持自己的算法沒有問題。”
“這道題,你的思路是什么呢?能夠分享一下嗎”下課鈴聲剛響,彭梁奕的身邊便圍滿了小伙伴,由于彭梁奕總是“思路清奇”,所以同學們特別喜歡向彭梁奕請教問題。“我感覺經常彭梁奕的解題思路都比較好用。”同學陳佳鈺說。而彭梁奕也總是樂此不疲地一遍遍解答著同學們的各種問題。
“你的這些科幻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呀,有時候真的很想走進你的小腦袋瓜子里去看一看你一天都在想什么,太神奇了。”小伙伴魯佳琦說。
“我也不知道,就是有時候喜歡想、喜歡畫。我的爸爸和爺爺都特別愛看新聞,我也跟著他們在新聞當中看到一些社會上還不是那么完善的東西。比如新冠疫情,傳染了那么多人,我就想如果有小氣泡可以把病人漂浮在空中隔離,是不是就好了呢。”彭梁奕說。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是一個發明家,而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尊重她的愛好罷了。”彭梁奕的媽媽梁雪梅說,在彭梁奕三四歲的時候,她和彭梁奕的爸爸就經常帶她到廣場上去畫石膏畫,商家給了模板可以照著畫,但彭梁奕從不拘泥于模板,她喜歡自己調色、自己畫,她說要畫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歡的樣子。
心細如發 勇于擔當
彭梁奕不僅學習上勤奮努力,對待班級工作更是有責任、有擔當。她除了搞好自己的學習外,還是老師的小幫手。任勞任怨,積極主動。比如收發作業、書本,抽背課文,帶領同學們誦讀經典,組織同學們改正作業中的錯誤等。從上學第一天起,她每天都是6:30起床,早早來到學校。“每一次黑板報,她都精心設計,一筆一畫,帶領板報小組的成員,創辦出高質量的黑板報。以前擔任學校播音員時,每天的兩操和午間播音時間,她都會提前到崗做好準備工作,認真負責。”班主任陳紅梅說。
“彭梁奕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我覺得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她的善良和她心細如發的觀察力,作為媽媽我很為她感到驕傲,不是因為她多么優秀,而是她這樣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很欣慰。”彭梁奕的媽媽梁雪梅說,彭梁奕的科幻畫作品幾乎都關注到了社會,比如能夠收集雷電轉換為能量,保護環境的《星際能量的使者》、可以陪伴留守兒童的《仿生機器人》、還有讓我們醫護人員不被病毒感染而失去生命的《未來的醫療設備》。
讀書充實 樂于交流
“獨學而無友 則孤陋寡聞”,彭梁奕不僅喜歡和同學交流學習,也喜歡與書為伍。她可以融入同學們的游戲當中,也喜歡獨處一隅靜靜思考。
這是我畫的仿生機器人。最初畫這個作品是因為我看到我們縣城的孩子們上學有同學老師陪伴,回家有爸爸媽媽精心呵護,特別幸福。但有些農村留守兒童爸爸媽媽為了掙學費都到外地去打工了,家里只有孩子和年邁的爺爺或奶奶,特別孤單。我便想,如果有一個仿生機器人來陪伴他們該多好呀!”彭梁奕站在班級的講臺上,正在興高采烈地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作品,畫面中的仿生機器人正在整體安裝背部器官,它背部的整塊零件能讓它像人一樣長高,腦袋里正在植入屬于每個機器人不同的記憶……同學們聽著彭梁奕的介紹都非常感興趣,整個教室被關注留守兒童的氛圍深深籠罩,連平時班上比較調皮的孩子也安靜地坐在位置上。
書籍是彭梁奕的第二個好朋友,她興趣廣泛,多才多藝,酷愛閱讀,總是見縫插針地進行閱讀。至今已讀完許多課外讀物,如《西游記》《十萬個為什么》《魯濱遜漂流記》等,為她開拓思維打下了堅實基礎。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