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0-18 10:56:26
責任編輯:陳敏
“雙創”讓生活更美好之小區篇——
老小區舊貌煥新顏 市民居住更舒心
眉山網記者 蹇瑋杰 彭林 文/圖
市民居住環境提升。
“全靠社區與包保單位對小區環境的大力整治,讓我們的老舊小區重新煥發出新活力,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新氣象?!?0月16日,我市東坡區迎春北街清雅閣小區內,三五成群的住戶圍坐在小區整潔的休閑區域里,說笑談天,感慨小區環境的變化,享受溫暖的午后陽光。
小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現代社會管理的基礎。在推進“雙創”工作中,我市把老舊小區的整改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在政府引導、各級各部門積極參與下,落實雙創包保責任制,構建全民參與創建格局,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讓市民真正體會到“雙創”所帶來的實惠。
眾人齊心努力 整改落實增“顏值”
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我市上下齊心,全力以赴推進小區環境治理,營造了良好的城市宜居環境,也讓“雙創”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落實雙創包保責任制。“市委、市政府印發《眉山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包保責任制實施方案》以來,124名市、區領導分別牽頭包保督導62個片區,共動員315個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5個街道辦事處、61個社區、670個網格、近萬名志愿者參與包保工作,對社區小區環境衛生、衛生死角、‘牛皮癬’小廣告進行治理,發放《市民文明手冊》《市民衛生公約》等宣傳資料。”市雙創辦有關負責人說,推進雙創工作,參與人數達30萬余人次,落實包保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制發宣傳品3萬余套,“門前五包”宣傳資料8萬余份,《環境治理責任書》3.8萬份,清除衛生死角垃圾400余處,2000余噸。
構建全民參與創建格局。通過部門包保、入戶宣傳、媒體曝光臺、市民熱線、社區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了全體市民參與“雙創”的積極性,推動實現了由“一群人創建”向“一城人創建”的轉變。
如今,行走在眉山主城區各個老小區,只見環境整潔有序,處處綠意盎然,我市“雙創”工作如同一場繁雜浩大的環境衛生提升“革命”,革除了老舊小區的“臟亂差”,讓主城區老舊小區重新散發出活力,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市民點贊“雙創” 獲得感、幸福感“爆棚”
“亂種菜現象不見了,亂搭亂建拆除了,成堆的垃圾清走了,小區環境簡直大變樣?!苯?,裴城路綠景康城小區,住戶李成陽指著小區里的景觀水池高興地說,以前水渠里的水又臭又黑,住戶經過也不敢多停一會,現在水池干凈整潔,池里還放了水生植物凈化水質,自己每天都要帶著孫兒來逛一逛。
“社區和包保單位的工作人員常態化管理,針對發現的新情況,能夠及時處理,現在小區車輛停放規范有序,綠化帶整潔如新,墻面牛皮癬得到有效整治,路面干干凈凈……”住在彩虹路學府芳鄰小區的市民羅英也為自己小區環境變化點贊,“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心情也更舒暢,每天大家在小區散步,歡聲笑語,獲得感、幸福感‘爆棚’?!?/p>
羅英表示,在社區和包保單位工作人員的影響下,小區許多業主都自覺參與到保護小區環境衛生的隊伍中,不亂扔垃圾、愛護小區環境,“大家共同讓生活環境越來越美!”
“老舊小區的‘雙創’必須補齊自身短板。除了要開展小區路面修整、綠化補植、拆除私搭亂建等行動措施外,還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有效管理、盤活資源、相互協作?!笔须p創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是“雙創”工作的攻堅之年,我市主城區將繼續聚焦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物業管理、停車管理等一批涉及民生的難點問題,通過出思路、聚合力,“匠心”治理,并逐步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讓老舊小區更加宜居,全力完成“雙創”工作任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