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6-25 10:04:49
責任編輯:
今年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
6月的眉山,安全之風正勁。街頭巷尾宣傳展板林立,企業車間排查一絲不茍,社區學校演練熱火朝天——一場場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為主題的安全生產月活動,正將安全的種子播撒進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勾勒出一幅全力守護安全的生動圖景。
安全,從來不是少數人的職責,而是千千萬萬身處一線者的共同使命。“人人講安全”的要義,在于打破“事不關己”的冷漠壁壘。無論是車間工人、社區鄰里,還是校園師生,都應成為安全理念的主動傳播者。一句善意的風險提醒、一次規范的操作示范,都能在無形中織密防護的網絡。而“個個會應急”則直指安全能力的“最后一米”。當災難突襲,在專業救援抵達前,身邊人能否冷靜判斷、正確處置,往往決定著生死存亡。眉山推動應急技能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正是要鍛造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的民間力量,讓應急知識成為人人必備的“護身符”。
將“講安全”與“會應急”轉化為實效,關鍵在于激活“查找身邊隱患”這一源頭活水。再嚴密的制度設計,也難抵萬千雙眼睛的細致審視。一線員工對設備運轉的微妙異響最為敏感,社區居民對樓道堆積的易燃雜物了然于心。廣泛動員各界力量查找隱患,正是認識到:最大的安全資源蘊藏在群眾之中。當每個人都化身“安全哨兵”,對細微之處保持警醒,那些隱藏于角落、可能釀成大禍的“定時炸彈”,才有望被早發現、早排除,將事故扼殺于萌芽。
安全生產月的熱力可能會隨時間推移而轉換節奏,但“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安全治理新格局必須長久扎根。唯有讓“講安全”內化為日常習慣,使“會應急”成為本能反應,將“查隱患”固化為自覺行動,方能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全民防線。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