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4-01-25 19:51:41
責任編輯:雷堯
1月24日,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從北京傳回眉山:當天,由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評選結果揭曉,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川金象)涉“蜜胺”發明專利及技術秘密案成為唯一入選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
頒獎活動視頻直播截圖。
川金象,這家眉山當地化工企業的“引領者”又再一次被拉回大眾視野,而這一次,相較于以往亮相“高精尖”技術不同,川金象用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決心,以“訴訟者”的身份,讓這段長達9年的發明專利及技術秘密案的“長跑”訴訟,在全國的關注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同一工程項目判賠額最高的知識產權侵權關聯案件,也是石油化工領域和知識產權領域的標桿案件,在中國法治建設的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全公司上下都很振奮,這股國家層面上支持的‘暖流’,正溫暖著我們川金象1500多名員工的心。”1月25日,難得一見的冬日暖陽傾斜而下,川金象總裁助理黃張林對于公司案件獲評“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難掩興奮,這是對公司上下數十年心血和成果的肯定,也是對這9年來,公司堅持不懈維權之路的慰藉。
川金象公司三聚氰胺產品。
縱觀整個案件,三聚氰胺(“蜜胺”)是關鍵核心“主角”。它是一種非常重要且應用廣泛的工業原料,在日常生活中,以三聚氰胺為原料生產制造的各類產品可謂無處不在。我國因具有獨特的原料優勢與經濟環境,是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產國,年產量達200多萬噸,占全球三聚氰胺總產能的70%以上。
而川金象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生產企業之一,具備年產37.5萬噸三聚氰胺的生產規模,三聚氰胺生產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而且在世界上首創了“尿素-三聚氰胺-硝基復肥”循環經濟產業鏈。
作為一家在眉山發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50多年的化工企業,多年來,科學技術創新一直是川金象發展的基因,被刻在高速發展的骨子里。
川金象公司D區三聚氰胺庫房。
“2007年8月,公司研發的世界第一套‘加壓氣相淬冷法’1.5萬噸/年三聚氰胺工業試驗裝置投產成功,在該試驗裝置的基礎上,公司通過技術改進并新建兩套單線5萬噸/年三聚氰胺大型化工業裝置,世界上第一套5萬噸/年裝置于2009年5月25日開車成功……”將時間指針回撥,黃張林細說三聚氰胺技術創新歷程。
當時公司的“加壓氣相淬冷法”成為世界上生產三聚氰胺最為領先的技術之一,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讓我國三聚氰胺裝置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基于此,鎖定市場發展前景,川金象很快將這套裝置建在了新疆、江蘇等地,同時還許可給國外企業建設裝置。
“一切都在向好向上發展時,公司員工尹某離職讓技術在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蒙上了一層‘灰色’。”黃張林說,2012年初,尹某離職。離職后其將在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獲取的金象公司三聚氰胺生產核心技術(技術秘密),通過寧波一家設計院將其非法披露給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建設、生產、銷售產品。2014年,華魯恒升采用金象公司三聚氰胺生產技術建成投產了一套年產5萬噸三聚氰胺生產裝置。
“這套裝置跟我們一模一樣,多年創新成果被移花接木,被竊取,公司絕不容忍。”從2014年8月開始,這條漫長的訴訟之路正式開啟。
從“阻”到“通” 歷時9年“長跑”
“維權之路很艱辛,也很波折,但好在判決結果讓人欣慰。”黃張林說,2014年當年,公司作為權利人以商業秘密被侵權向眉山市公安局報案,經過眉山市公安經偵支隊的嚴密偵查,鎖定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安泰環境化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寧波厚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通過金象公司前員工尹某非法獲取的三聚氰胺技術秘密用于生產經營。
2016年,金象公司作為權利人就專利號為201110108644.9、名稱為“節能節資型氣相淬冷法蜜胺生產系統及其工藝”的發明專利和 “加壓氣相淬冷法生產三聚氰胺的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生產系統”相關技術秘密被侵權分別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和眉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兩案均起訴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安泰環境化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寧波厚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尹明大共同侵權,要求四被告停止侵權并賠償相關經濟損失。后因管轄權異議,兩案分別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和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兩法院一審分別認定,四被告共同實施了專利侵權行為、技術秘密侵權行為,均判決停止侵害,并分別部分支持了有關損害賠償請求。
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對兩案均不服,均提起上訴。
最高法二審認為,各被訴侵權人具有侵權的意思聯絡,主觀上彼此明知,先后實施相應侵權行為構成完整的侵權行為鏈,客觀上分工協作,屬共同故意實施侵權行為,應當對全部侵權損害承擔連帶責任。遂改判支持權利人的全部訴訟請求,判令侵權人以包括但不限于拆除的方式銷毀侵權生產系統及有關技術秘密載體,共同連帶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合計2.18億元(其中,發明專利侵權案賠償1.2億元,技術秘密侵權案賠償9800萬元)。同時,要求華魯恒升等企業立即停止其10萬噸/年三聚氰胺項目(一期)的使用侵害,包括專利權的蜜胺生產方法,立即停止銷售相關產品,并銷毀現存的侵權蜜胺生產系統。
“雖然看似只有專利和商業秘密兩個案件,但因中途波折,先后經歷了30多次開庭。”從2014年到2022年底,回憶起這段9年訴訟之路,黃張林十分感慨。維權期間,公司遇到過不配合、地域管轄權、專利無效行政訴訟等主客觀原因,現在回想每一步走來都很艱辛。
從“阻”到“通”,堅決維護公司技術創新,既是對知識產權成果的尊重,也是對公司上下1500余名川金象人的鄭重承諾。
川金象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忙碌。
萬里亦未遙,喧靜終難群。“這條路必須走,而且必須走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皇天不負有心人,路途雖然艱難曲折,但正義雖遲但到。
此案件,為何入選2023年度“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
在案件參選推薦理由上我們也能窺見答案:這是目前人民法院針對同一工程項目判賠額最高的知識產權侵權關聯案件。專利案二審改判賠償金額1.2億元,是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以來判賠數額最高的專利侵權案;技術秘密案二審改判賠償金額9800萬元,是法庭繼2021年“香蘭素”案判賠1.59億元后再次針對技術秘密侵權作出高額判賠。
與此同時,兩案通過積極探索停止侵害的具體方式和范圍,責令被告限期以包括但不限于拆除的方式銷毀大型侵權生產線,以體現停止侵害的徹底性,有效制止侵權和保護知識產權。案涉權利人分別為中外合資企業、高新技術民營企業,作為侵權人之一山東某化工公司為具有國資背景的上市企業,本案裁判充分體現了有力保護、有效保護、平等保護的新時代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審判理念。
頒獎活動視頻直播截圖。
川金象作為眉山市首家四川省商業秘密保護示范企業,公司也希望借力此案件呼吁行業內充分尊重發明專利和知識產權成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侵權行為,還市場良性競爭新生態。
案件雖告一段落,但川金象公司在科技創新之路上,卻從未止步。
多年來,公司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人員自主研發和創新,已全面擁有“合成氨、硝酸、硝酸銨、硝基復合肥、尿素、三聚氰胺”整個循環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的核心技術,獲省、中氮協科技進步獎10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5項,申請專利500余件,其中尤其是三聚氰胺生產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
川金象技術創新蓬勃發展。
這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三聚氰胺的核心技術,專利號為201110108644.9、名稱為“節能節資型氣相淬冷法蜜胺生產系統及其工藝”的發明專利,榮獲了“第十六屆中國專利優秀獎”,2014年四川省專利獎一等獎。同時公司的“加壓氣相淬冷法三聚氰胺生產技術”還榮獲了“2013年中國氮肥行業技術進步特等獎”“2013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殊榮。
“正是得益于掌握了加壓氣相淬冷法三聚氰胺的核心技術,川金象公司才能‘重獲新生’,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穩居眉山市納稅第一企業,躋身四川省100強企業。”上述負責人表示,放眼整個三聚氰胺行業,該技術也是行業內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存在,它使全球范圍內的三聚氰胺單條生產線從原有的年產2萬噸提升到5萬噸,大幅提高了我國三聚氰胺的產能。
過去已過,未來以來。川金象也將繼續聚焦化工產業的新方向,深耕培育以“三聚氰胺”為核心的產品新動能,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產品研發步伐,繼續為眉山制造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琴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