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4-01-24 14:40:00
責任編輯:雷堯
紙制品降解時間需要約1個月,紡織物降解時間需要約1年,易拉罐降解時間需要約200年……近日,位于東坡區大雅街的生活垃圾分類“益智空間”正式亮相,各種垃圾分類小知識吸引了許多小朋友駐足學習。
生活垃圾分類“益智空間”正式亮相。
生活垃圾分類“益智空間”由原大雅街生活垃圾收集地庫改造而成。在這里,市民們能直觀理解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參與垃圾分類互動游戲,參觀舊物新姿展示等。寓教于樂,寄學于景,市民們在休閑娛樂之余也對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有了更深刻了解。
為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讓更多市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實踐中來,成為垃圾分類宣傳者、踐行者,我市還在主城區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二期)、蘇軾公園、蘇洵公園增設了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兒童游樂設施、宣傳欄、知識展板等,打造集舊物創意、知識文化、兒童天地等宣傳、教育、體驗、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在學校、廣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設置了垃圾分類景觀小品,
1月19日,走進蘇軾公園里的林蔭道,以廢棄物為材料創作的景觀陳列讓人眼前一亮。塑料瓶、泡沫盒、易拉罐以及廢舊輪胎等各種常見的垃圾被巧妙排布,展現出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這些景觀陳列不僅起到了觀賞作用,而且其中標注了回收和自然降解的相關知識,將環保教育融入其中,也實現了寓教于樂的目的,引領新的環保時尚。
市民在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二期)參與垃圾分類小游戲。
在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二期),設計新穎的宣傳展板交錯放置在步道兩側及公園顯眼位置,垃圾分類的現狀、垃圾分類的意義、垃圾的危害等知識一目了然。市民在公園游玩的同時,還可以在宣傳欄上參與“垃圾分類小游戲”,平時在生活中不知道怎么分的垃圾,可以在宣傳欄上進行互動學習,加深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提高垃圾分類積極性。
蘇洵公園入口處設置有垃圾分類景觀小品。
在蘇洵公園入口,有一處休閑娛樂區,廢棄的舊輪胎、油桶等被刷上“紅綠藍黑黃”五種顏色,制作成凳子、蹺蹺板、小汽車等,供小朋友和家長們休息、游玩;彩色垃圾桶造型的景觀小品形態可愛,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打卡。一路走來記者看到,垃圾分類元素遍布在公園的每個角落,成為公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小東坡、小蘇轍、蘇小妹、烏嘴,這些卡通元素小朋友們可喜歡了,公園里的景觀小品以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現,讓我們學到了許多垃圾分類知識。”市民張霞正一邊參觀一邊在給孩子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詩雨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