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2-12-13 18:16:53
責任編輯:黃馨月
眉山,是大文豪蘇東坡的故鄉,擁有“千載詩書城 人文第一州”的美譽。
眉山,不只有蘇東坡。
如今的眉山,是一座擁有“高顏值”的城市,在這里,可以領略色彩斑斕的世界,可以感受東坡文化的熏陶,可以享受自由綠色的呼吸;
如今的眉山,是一座擁有“加速度”的城市,在這里,可以體驗交通路網帶來的便捷高效,可以借勢開放平臺搶占先機,可以感受優質營商服務帶來的舒適;
如今的眉山,是一座擁有“硬實力”的城市,在這里,可以品嘗生態農業的累累碩果,可以見證產業發展的速度與激情,可以享受幸福生活的煙火氣;
……
即日起,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將通過《這樣的眉山,真的很那個!》系列報道,帶您走近一個美不勝收的眉山、一個開放包容的眉山、一個實力出眾的眉山。
冬季
漫步眉州大地
一步一景
城湖相依
山水相映
綠色滿城
人景共生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軍 攝
這里
處處描繪著生態和諧
處處彰顯著生機活力
風景美
走進三蘇祠博物館,抬頭仰望,古銀杏迎來最佳觀賞期。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槐 攝
“葉如黃花花滿枝,風吹花散蝴蝶飛,飄飄黃金鋪滿地,寒風大膽攪乾坤?!痹诠派畔愕撵籼弥?,地面上灑落的滿地銀杏葉,猶如一塊金黃色的地毯。
走進亞洲第一大桌山——瓦屋山,紛紛灑灑的雪花早已讓整個瓦屋山“白了頭”,山頂冷杉林、箭竹林、游步道、觀景臺也都披上了一層晶瑩的白色羽衣。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威楠 攝
“瓦屋山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從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瓦屋山會迎來豐雪期,整座山頂會被皚皚白雪覆蓋,宛若童話世界。
在東坡區太和鎮元寶村,一片600多畝的“夕陽紅”和“紅冠”紅楓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觀賞楓葉。該村栽種的多個品種苗木,在扮靚鄉村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業增效、村民增收。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忠蘋 攝
隨著最近冷空氣的影響,我國呈從北往南層林盡染的趨勢,我市各區縣的公園和濕地也是色彩斑斕,美景如畫。
底蘊美
“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p>
三蘇主題文物特展、大型詩樂舞《大國芬芳》展演、“千里共嬋娟”萬人誦東坡、“三蘇遺址遺跡主題游徑”文化體驗精品游……11月的眉州大地,因為一場東坡文化盛宴受到世界矚目,引來八方來客;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幸 攝
12月9日,2022中國國際竹產業交易博覽會在青神開幕,竹連衣裙、竹背心、竹頭飾、竹花飾、竹燈籠、竹手提包、竹編藝術品等豐富多樣的竹編產品,讓人眼花繚亂,感受了一番竹文化的洗禮;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同 攝
近年來,話劇《蘇東坡》全國巡演、三蘇祠災后搶救修繕、古城墻遺址煥發生機、彭祖山封山改造升級等,讓東坡文化、長壽文化、竹文化、忠孝文化等匯集于此,厚重的人文歷史、獨特的地域文化,在這座擁有4000多年文明史的城市里綻放華章。
生態美
2014年底建成的東坡城市濕地,如今不僅成為眉山城市的會客廳,更吸引了大批候鳥在此越冬棲息或是長居。據悉,目前,該公園已發現有麻雀、白頭鵯、綠繡眼鳥、池鷺、牛背鷺、綠鷺、舵嘴鷺、白鷺等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包括50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軍 攝
因為持續改善生態,青神成功吸引了螢火蟲前來扎根生活。如今,這些小精靈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新晉網紅”。目前,在青神已發現螢火蟲聚棲地11處,包含三葉蟲螢、巨窗螢、青神螢等11個品種。
徐鵬 攝
12月5日,立足“天人合一”生態環境規劃打造的丹棱幸福古村——幸福嶺項目,榮獲了“2022亞洲都市景觀獎”,進一步激活了幸福古村的傳統文化發展生命力。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俊涵 攝
近年來,隨著我市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起了越來越多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也讓越來越多人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p>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文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