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9-01 11:28:46
責任編輯:楊熹
" 開收!"8月29日一大早,在洪雅縣柳江鎮黃龍綠色生態水稻種植基地,隨著一聲口令,4臺大型收割機同時駛入稻田作業,馬力全開,一幅美麗的秋收畫卷呈現眼前。
收割現場,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機來回穿梭,飽滿的稻穗不停地被機器吸入,黃澄澄的稻粒隨著收割機的傳輸帶嘩嘩落入卡車車廂。
大約30分鐘,該基地今年第一車稻谷裝滿,經現場農技人員估算,該基地畝產水稻超600公斤,達到預期目標。
該基地負責人汪強軍介紹:黃龍綠色生態水稻種植基地共有850畝稻田面積,現投入4臺大型收割機,預計3到4天就可以完成水稻收割工作。水稻經過拾禾、脫粒等程序篩選加工后,中秋節前,新米就能端上人們的餐桌。”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看著水稻顆粒歸倉,汪強軍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他說:“我們基地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不負使命,用心耕種好土地,來年再多種糧,種好糧。”
今年,洪雅縣水稻總面積14.4萬畝,秋收是農機化生產的重要時段,也是各項農機化新技術應用推廣的關鍵時節,共有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5個,社員120人,農機設備260臺投入到全縣秋收大幕中來。
除農機外,農技同樣是洪雅秋收大幕的“主角”。今年以來,洪雅縣13個農技服務隊,32名農技員扎根田間,圍繞春耕秋收,從精細整地、選用品種、播種密度、科學施肥、機播機收等技術為種植戶進行耐心講解,并進行現場操作與指導。
此外,為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洪雅縣積極建設糧食現代農業園區,在柳江、止戈、中保等青衣江流域打造生態糧食核心示范區,示范種植優質稻品種,通過工廠化育秧,機插、施用有機肥,防治水稻二化螟和預防稻瘟病,用山泉水科學灌溉等舉措,水稻畝產均可達到600公斤以上。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威楠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