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07-14 14:43:11
責任編輯:雷堯
當今社會,電子產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沉迷”在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中,“低頭族”也不斷低齡化。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拿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連吃飯和睡覺都不顧,因為玩游戲而不愛學習等。
孩子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也沒有判別是非對錯的能力,玩起來就沒有節制,非常容易上癮。如何應對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沉迷,成為很多家長的痛難點。本期我們邀請到心理咨詢師李霞,就家長們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李霞:任何的事物都存在兩面性。說起電子產品,相信家長們對它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們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要說“恨”,主要是因為電子產品會給孩子身心造成一些影響。
1、過度玩游戲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比如視力低下、難以入睡、飲食不規律等。如果一直沉迷于電子產品,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們的社交能力減弱,甚至可能會非常不適應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面交流。
2、一些賭博游戲的廣告會植入到游戲中來,產生高額利潤的誘惑,引誘缺乏辨別能力的未成年人參與賭博。
3、一些游戲的設計剛開始很簡單,但到后面越來越難,誘導孩子充值才能通過更高級別的關卡。
4、暴力情節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大多數游戲都具有攻擊性元素,暴力游戲會改變一部分孩子對暴力行為的看法,一種是產生暴力傾向,另一種是對血腥和暴力的場面形成錯誤的生命觀。
李霞:想要了解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原因,了解其行為背后的心理需求才是關鍵。
在我的心理咨詢案例中,有位男孩沉迷游戲。他說網絡游戲可以讓自己聽不見父母的啰嗦。也就是說,孩子認為在游戲中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獲得自主的權利。
游戲是可以犯錯的,如果錯了,可以再來一遍。孩子在打游戲的時候,心情是放松的。
滿足了孩子的社交需求。孩子們在一起會將玩的游戲、關注熱點等作為討論的話題,孩子在和別人討論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會沉迷于電子產品。
一些網絡游戲可以滿足孩子對抗和冒險的需求,以及成就感和價值感的需求。比如,孩子玩游戲到一個級別,它會說,“哎,真棒!你好厲害!”可能也會得到相應的游戲獎勵,給到孩子成就感和價值感。
此外,很多家長喜歡玩手機,回到家之后手機不離手。受到家長的影響,很多孩子也將看手機當成是一種正常的行為,習慣性沉浸在手機游戲或者視頻中不可自拔。一些家長工作忙碌,沒時間照看孩子,于是就讓電子產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漸漸習慣了電子產品陪伴的時光,他們甚至很享受這種陪伴。
李霞:1、學會溝通,共同約定電子產品使用方式。
父母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當孩子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時,父母不妨放棄強硬的干涉方式,通過合理的教育幫助孩子了解電子產品的危害,跟孩子通過溝通、協定來制定使用規則。
比如,父母可以定期檢測孩子的視力狀況,長期沉迷于電子產品的孩子會出現視力下降,當孩子看到沉迷手機的危害時,自然會了解電子產品的危害。
了解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的原因后,父母可以和孩子談談他們喜歡的游戲,和孩子找到共同話題。然后,從游戲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中找到一些自己可以做的點,盡量去滿足孩子,拿著放大鏡去找找孩子的優點。孩子因為被認可,覺得自己有價值了,自然就愿意和父母溝通了。在溝通中,父母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尊重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共同規定電子產品的使用方式與時間。
2、父母應當學會反思,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說教不如親身示范。在孩子眼里,玩電子產品跟玩其他玩具沒什么區別。如果他們覺得父母用電子產品就是刷抖音、玩游戲、看朋友圈,他們就會認為電子產品就是用來玩的,而不是用來學習和工作的。如果父母帶著孩子學習編程、玩一些有益的游戲等,孩子自然也會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整天玩手機的父母通常會帶出喜歡玩手機的孩子。想讓孩子不再沉迷于電子產品中,父母就要先放下手機。家長可以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游戲玩耍,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孩子從手機中拉回來。父母改變一小步,孩子進步一大步,在孩子的成長中,用成長陪伴成長。
我們成年人很多都無法抵制電子產品的誘惑,就更別說孩子了。其實呀,電子產品就像一把雙刃劍,能傷害孩子,但也能幫助孩子,關鍵在于如何使用。我們不妨試試心理咨詢師的建議,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讓其真正成為孩子的學習小助手。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親子關系、權益保護等方面有什么問題,歡迎在線留言。《守護成長 丫丫有話說》,將為你解答。
協辦單位:
眉山市教育和體育局
眉山市婦女聯合會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特別鳴謝:
眉山樹人堂家庭教育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毅
視頻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鵬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