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1-08-31 18:33:57
責任編輯:任楓楓
天下之大,黎元為本。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
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力推動新、改、擴建鄉村公路、實施全域公交化改造……“住房”“教育”“道路”每個詞背后所對應的深刻內涵,濃縮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在百姓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中,彭山區一項項惠民政策接連出臺,一筆筆民生支出相繼落地,彰顯出了該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執政理念。
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百姓幸福感不斷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不但提升城市整體形象,更讓百姓的幸福感不斷提升。據了解,彭山區老舊小區共有278個,涉及居民16529戶。2018年以來,該區以“創文創衛”工作為契機,率先在全市開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成為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區,2020年底前完成了75個老舊小區改造。
彭山區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過程中,始終堅持“一院一策”的指導思想,一個小區一個設計方案,成熟一個改造一個。先民生后提升,實現改造內容精準惠民。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堅持黨建引領,采取單獨建、連片建等形式成立小區黨支部,實現老舊小區黨組織全覆蓋,為老舊小區管理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痹搮^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兩年多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踐探索,彭山創新的“六步七化”工作模式、“連片打包、破解物業難題”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經驗在全省、全市推廣。在改造過程中,該區還在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和小區內,通過文化墻繪展示當地歷史文化傳承,留住城市記憶。
據了解,今年全區計劃完成127個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已完成72個,剩下55個老舊小區改造已進場施工,預計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工。此外,該區還依托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大力推進增設電梯工作,目前已完成老舊小區電梯加裝12臺。
辦好教育民生實事 促進教育健康發展
“彭山教育機構布局調整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彭山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彭山區第二中學、第三中學等民生票決項目正在建設中,各學校將把工程質量和安全擺在突出位置,確保建設成安全工程、放心工程、綠色工程。
同樣呈現出一派忙碌場景的是彭山區第五小學和第五幼兒園項目建設現場:運輸車來回穿梭,工人緊張忙碌?!白越衲?月進場施工至今,工人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緊施工?!表椖楷F場負責人肖磊介紹說,預計明年7月完成全部工程并交付,明年9月可以投用。
為讓學子享受優質、公平的教育資源。近年來,彭山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實施“三創一新”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校園擴建新建項目快速開展,學校各項創建工作有力推進,辦學條件得到大幅改善,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
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彭山新建、擴建投用公辦學校10所。下一步,該區將繼續加大教育項目的投入和建設力度,組織實施教育項目15個,總共新增學位4920個,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推進農村路網建設 村民幸福奔小康
金秋時節,五谷豐登。8月30日,在黃豐鎮團結村,旅游環線道路,路面寬敞,大小車輛來來往往,穿梭在廣袤的柑橘林里,一條條“通暢、安全、舒適、美麗”的農村公路已經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現在大貨車可以直接開到柑橘地進行裝車,不用再轉運,節省的柑橘轉運費實實在在進了我們老百姓的腰包?!秉S豐鎮團結村黨委書記馬懷江說道。
建好農村公路,不僅將大大拉近鄉村與城市的距離,同樣也將帶動了當地的農業產業發展。在彭山區謝家街道悅園村,為配套落戶這里的重點項目德康農牧標準化種豬養殖場,項目道路改擴建工程也在同步進行。
“道路改擴建項目是5月底進場開始施工的,整個工程預計在10月左右完工?!钡缆犯臄U建工程現場負責人王興國介紹說, 道路改擴建工程完工后將極大地緩解該片區路面窄,運輸困難的局面,方便村民日常出行。
近年來,彭山區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用于“四好農村路”建設,新改建脫貧路、產業路、旅游路、暢通路86條、300余公里。好路引來金鳳凰,全區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2783個,培育省級家庭農場45個,連片發展葡萄、柑橘、獼猴桃三大特色水果優勢產業達13.2萬畝,年產值18億元以上。持續提升農村路網結構的同時,也有效帶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極大的提升。
7月24日,彭山區新開通76路、71路、89路、90路、92路5條城鄉公交線路,讓沿線百姓享受到城鄉公交一體化帶來的實惠;7月29日,公義鎮新橋村自來水管道安裝完畢,即將解決村民數十年如一日的飲水安全問題;8月12日,黃豐鎮團結村污水管網延伸改造工程項目進行得如火如荼,這將極大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8月27日,彭山區第二水廠碰管工作順利實施,這標志著全區供水量將得到有效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一條條飽含溫度的惠民舉措,積極回應著群眾的“民生關切”;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地,化作生動圖景體現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政策服務生活、惠及民生,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彭山區以民生需求為本強化責任擔當,堅守民生情懷,已深深融入彭山區奮斗的底色,進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會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