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1-04-05 13:14:33
責任編輯:任楓楓
4月2日,全省第一個區級公益性公墓——彭山區天壽生態紀念園開園。近130畝的墓園依山就勢,園內樹木蔥郁,道路蜿蜒,十分寧靜。
天壽生態紀念園由政府打造,是綠色殯葬公益性公墓,位于彭山區謝家街道義和場社區天宮山。墓園總規劃占地面積約130畝,目前一期35畝已完工。
“一期一共修建暮穴約10277個,包括壁葬、樹葬、花葬三種形式,今年春節試運行以來,已使用140余個。”彭山區民政局公墓服務中心主任蘇楊說。
走進墓園,一排排墓碑不高于0.5米,每個墓穴不超過0.6平方米,俯瞰墓園,只見樹木,不見墳頭。
一方墓地,幾束鮮花,逝者入土為安,生者憑吊有物,這是中國千百年來的習俗。在當今社會,為保生態、惠子孫,殯葬正向綠色節地轉型。
對于彭山來說,目前,彭山實際管轄面積361平方公里,寸土寸金。以2020年為比照,全年全區死亡人口約2500名,如果零散安葬,以每座墳墓占地5平方米計算,全區一年將浪費土地 18.75 畝。實施殯葬改革,既是中央、省、市的要求,也是彭山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彭山推動示范打造天壽生態紀念園,跨越了“村村點火”“鄉鄉冒煙”,推動殯葬改革實現了從散埋亂葬到入園安葬再到集中安葬的改革的二次飛躍,在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有效防范森林火災、推進移風易俗規范祭掃等方面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據了解,為了避免公益性公墓在經營中出現唯利是圖的問題,天壽生態紀念園由該區民政局殯葬服務中心直接經營管理。“只安葬彭山區范圍內拆遷墳墓骨灰、彭山區戶籍去世人員及彭山戶籍人員的直系親屬去世人員,充分發揮供給側作用,推動綠色節地殯葬。”蘇楊介紹,目前,在墓園安葬,低保困難群眾和百歲老人享受八折優惠,農村戶口的群眾享受1000元獎補,農村戶口如果不保留骨灰,不僅一分錢不花,還可以獲得獎補1500元。
近幾年,彭山區結合實際,出臺了《關于全域推行綠色殯葬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硬化大墓、活人墓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并以零散墓摸排整治工作為抓手推進殯葬改革。通過就地深埋、遷移入園、綠植遮擋、清理拆除等方式共消除清理整治零散墓一萬余座,基本做到了公路、鐵路、河流主干道兩側,城鎮規劃區、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三沿六區”只見樹木不見墓。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茂春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