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6-01 17:43:01
責任編輯:毛馨怡
眉山網訊(記者 杜艷)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確定版《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這是我國首次明確家畜家禽種類范圍。在《目錄》公布了33種家養畜禽種類,鵪鶉名列其中。至此,眉山眾多鵪鶉養殖農戶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份被稱為國內史上最嚴的“禁野令”,目的在于全面禁止和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防范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禁令出來后,引發養殖行業擔心,哪些動物能養能吃呢? 按照“禁野令”要求,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于家畜家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
4月初,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征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這份目錄,就相當于一份“白名單”,將明確哪些家畜家禽可以食用,未列入其中的將明令禁止。一時間,鵪鶉能否列入食用動物的這份“白名單”,成為眉山鵪鶉養殖戶關注的焦點。
“鵪鶉若不能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4月17日,談及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征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鵪鶉能否列入食用動物暫未定論的情形,市政協委員、東坡區云閣鵪鶉養殖專業技術協會會長陳豫川有些擔心。
據了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家鵪鶉規模養殖以來,歷經幾十年發展,目前眉山及周邊市縣養殖鵪鶉約1200萬只,它們所產的鵪鶉蛋在麻辣燙、串串香、火鍋等四川食材中占據一席之地。若鵪鶉不能列入這個目錄,將對從事鵪鶉生產的相關企業和養殖戶,乃至肉蛋市場造成影響。
為此,眉山市政協召集相關部門、專家和政協委員進行調研論證,提出了將鵪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建議,同時市政協還將該建議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報送全國政協。
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確定版《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后,眉山眾多鵪鶉養殖業主終于吃下“定心丸”。“塵埃落定,鵪鶉正式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感恩給予鵪鶉產業幫助的各位領導、各大專院校專家學者……”陳豫川很高興,并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轉發了農業農村部的消息。
相關新聞>>>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首次明確了33種家養畜禽種類。其中,傳統畜禽17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鴿、鵪鶉;特種畜禽16種,分別為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火雞、珍珠雞、雉雞、鷓鴣、番鴨、綠頭鴨、鴕鳥、鴯鹋、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狗是大家熟悉的家養動物,這次并沒有列入《目錄》中。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錄》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期間,有關“狗是否列入《目錄》”的意見中,大多數贊成狗不列入《目錄》。狗的馴化歷史悠久,過去主要是看家護院與狩獵放牧;現在狗的用途更加多樣化,體現為寵物陪伴、搜救警用、陪護導盲等功能,與人類的關系更加密切。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的家畜家禽中沒有狗,國際上普遍不按畜禽管理,如韓國《畜產法》所列畜禽也不包括狗。還應看到,隨著時代進步,人們的文明理念和飲食習慣在不斷變化,一些關于狗的傳統習俗也會發生改變。
此外,今年5月1日,深圳、珠海都施行新條例,明文規定貓狗等寵物禁止食用,違者將罰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