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5-02 12:14:42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杜艷 文/圖
4月25日,青神縣一棟老舊的樓房里,19歲的程瀚正在上網課。此時,他的身份是四川農業大學一名大一學生。在此之前,他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年志愿者。
“那段時間,媽媽每天都在車站幫忙測體溫,爸爸也整天忙于防疫早出晚歸。”程瀚告訴記者,春節前的返鄉高峰,全國疫情形勢開始嚴峻,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摸底統計返鄉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他在家里每天關注疫情的新聞報道,很想幫著做點什么。
1月28日,青神縣總工會、 共青團青神縣委員會等聯合發布《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倡議書》,征集志愿者參與該縣本次疫情防控相關志愿服務工作。從朋友圈看到消息后,程瀚第一時間報了名,第二天就投入到防疫志愿服務中。
“我主要負責值守小區門口,管理人員進出,測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程瀚回憶說,“那幾天氣溫很低,在寒風中一守就是幾個小時,凍得直哆嗦。他負責的錦葵小區是青神縣城的一個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臨時在小區出入口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就當值守點,遇上下雨就只能躲到旁邊的街沿底下。“前期是從上午9點到12點,下午2點到6點,后來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升級,值守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一直不能離人。"
志愿工作條件艱苦、時間長,而最令程瀚頭痛的是如何成功勸說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根據當時疫情防控的要求,一戶只能出去一個人采買生活用品,但是有的一家人都想遛出去。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程瀚都要費盡口舌跟他們解釋疫情防控要求。
"跟我一起搭檔值守的阿姨,是一名黨員,她溝通能力很強,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問題,我從她身上學到了很多溝通交流技巧。"看著小伙子天天值守辛苦,小區里出去買菜的老人家每次都會帶兩個水果送給他,令程瀚很感動。他說,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他有義務有能力為社會做一點事情。這次志愿服務不僅提升了他的綜合能力,還學到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
2月9日,程瀚的媽媽作為眉山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出征武漢。程瀚繼續在青神堅守防疫崗位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牽掛。
“不求帶回武漢的春景,只望你能平安歸來。”程瀚的媽媽在武漢時,收到了他發去的消息,非常感動。“以前覺得他還是個貪玩的孩子,平時也不善言辭,經歷了這次疫情,感覺一下長大了。社會需要的關鍵時候,他能頂上去。”
如果說逆行一線的父母給了程瀚榜樣的力量,20多天的志愿服務則讓他加速成長。從程瀚身上,我們看到了00后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程瀚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消息在家族群里傳開后,兩個表姐也跟隨他的腳步,先后報名參加防疫志愿服務。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像程瀚這樣堅守“疫”線的00后還有很多,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逐漸歷煉為社會的脊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