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20-03-18 15:28:53
責任編輯:羅思源
潘文竹 眉山網記者 李幸 文/圖
2020年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來得猝不及防。有人不遠千里,奔赴“疫”線貢獻力量;有人強忍思念,與親人隔屏互訴衷腸;有人舍小顧大,義無反顧投入戰斗……眉山市兒童福利院辦公室主任劉源欣,就是其中一員,在漫長的防疫戰中,他在兒福這片陣地上留下了自己逆行的身影。雖然是一名年輕的“90”后,他的行事作風卻樸實無華,與同齡人相比顯得更加沉穩。扎根在兒童福利院的兩年間,他兢兢業業,踏實肯干。戰役打響后,他挺身而出、奔赴一線,用逆行身影彰顯出敢于擔當的兒福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嚴防嚴控護平安
1月20日,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的新聞鋪天而來,敏銳的劉源欣立刻繃緊了神經,想到院里幼弱的孩子,想到院內疫情蔓延不堪設想的后果,他當日立即請示并制定了《眉山市兒童福利院封閉管理的通知》,迅速與醫務人員制定出防控方案并傳達全院。
全省“一級警報”拉響后,他根據民政部、廳等上級部門出臺的防控文件,按照全院防疫工作方案調度安排疫情防控工作。白天,他輪流為職工及兒童講解疫情相關知識,傳達上級有關工作要求,到各崗位指導布置有關防控工作,檢查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發現存在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改進;夜晚,總結當日各崗位、各流程防控工作,學習借鑒其他兒童福利機構好的經驗做法,及時更新院內防控指南。35次信息的報送、52份通知的上傳下達、102條工作規范的制定,他都做到了及時、準確、全面。在此期間,由他撰寫的工作經驗信息《五個精確到位、四項精準關愛》被民政部《社會福利》期刊和民政廳官網刊載,受省民政廳委托編寫的《疫情期間外出兒童返院規程》被確定為全省兒童福利機構標準,以省廳文件印發全省推行。
一線抗疫,任務多、擔子重,但劉源欣始終竭盡全力站好崗,用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帶動著其他干部職工全力奮斗在防疫一線,舉全院之力杜絕了傳染源進入院區,使得疫情全面爆發后,全院上下從容應對,院內各項防疫工作有序推進,確保兒童福利院的一方平安。
勇于擔當敢作為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市號召黨員進社區聯防聯控,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市民攜手抗疫。有兩年黨齡的劉源欣一馬當先,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真誠表達了志愿服務的決心。單位上有兩名女黨員也被安排進社區值守,考慮到女同志晚上回家不安全,劉源欣主動擔起晚間留守任務,每周二、周四和周五,他都要在兒童福利院里忙完了所有工作后,立即趕到社區進行班次交接。院里下午六點下班,他七點就必須趕到小區,兩地相隔距離遠,路上需要花四十多分鐘,因此他經常會空著肚子到社區開展工作,每次忙完到家,已近凌晨十二點。從2月份開始,他還成為了防疫宣傳員,進入社區、公園街道進行宣傳,配合社區做消毒及困難群體上門服務等工作。
防控期間,劉源欣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一點回家,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醒來后,又要趕到院內,繼續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日復一日地不停奔忙,28歲的他頭上長出了白發,但到了關鍵時刻,他依舊挺身而出、沖鋒在前。一次,當天值班的一個同事突發疾病無法到崗,忙完工作剛到家的劉源欣得知后,主動承擔值班任務,趕緊就著開水塞兩口面包,返回院里,徹夜值守到天明。他說:“疫情當前,我不能讓院內防控出現一個缺口。”這是一個員工的使命感,更是一個兒福優秀黨員的有為與擔當。
舍小顧大記初心
在工作中,劉源欣是一名防疫戰士,在生活里,他還是一個1歲孩子的父親。他曾計劃過年幾天,好好騰出時間在家陪父母、幫妻子分擔家務、照顧兒子,可突發緊急的疫情,萬家燈火的團圓夜,他只能選擇告別家人,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的任務是守護院里兒童和職工的安全,他的責任是為全院的抗疫戰爭保駕護航,院內每一個防控所需的地方,總是在第一時間看見他扎實工作的身影。休息的時候,當他看到電話視頻里咿呀學語的兒子,他也很想抱抱他、親親他,看到妻子一人在家中操持忙碌,他既心疼又愧疚。2月14日的深夜,處理完工作,他才想起是情人節,于是默默掏出手機,給妻子發一個短信,道一聲“辛苦了”。劉源欣說:“我愧對家人,但無愧職責,無愧一名兒福工作者守衛兒童的初心。”
兒童福利機構作為履行兜底線、保民生的基層民政事業單位,是孤殘兒童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在市兒童福利院防疫工作一線戰場上,為了堅守住不忘初心的信念,年輕黨員劉源欣勇敢沖到一線,成為了逆行者中光榮的一員,用實際行動彰顯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忠誠和果敢,將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的正前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