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19-09-08 13:44:46
責任編輯:任楓楓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眉山不斷刷新歷史。從“九街十八巷”的小縣城,發展成城鎮常住人口超過130萬的百萬人口大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2億元發展到2018年的1256.02億元;從僅有的少量民辦手工作坊、小型民辦廠到現在的規模以上企業有600多戶……如今的眉山已成為全省除成都外入駐世界500強企業最多的市州。
眉山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其優越的區位優勢。作為離成都最近的地級市,一直以來,歷屆黨委政府十分看重成都的區位優勢,把“融入成都,同城發展”作為重要戰略開放合作方向,在交通互聯互通、產業梯度轉移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取得了豐碩成果。
打通梗阻 互聯互通更便利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距離成都60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50公里,距水路出川通道——成都港79公里,是成(都)樂(山)黃金走廊的中段重點地區及“成都平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昔日的眉山交通處于低水平階段,難以把區位優勢轉變成經濟發展優勢。
在不少市民的記憶中,1997年建區之初,眉山沒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一級公路,去成都要兩三個小時,到相鄰城市也要三小時以上,交通規模小、等級低、質量差。“眉山到成都坐火車要一個多小時且班次少,坐汽車要兩三個小時還會堵車。雖然離成都近,但是眉山和成都聯系不密,通達不足,通暢不夠,落差很大。”市民陳進表示。
“思交通、盼交通”成為歷屆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
“眉山不僅是離成都最近的地級市,區域內的6個區縣中,有4個與成都的5個區市縣接壤,市界線超過200公里,是成都周邊市中接壤區市縣數量最多、市界線最長的市,而這些優越的區位需要優勢的交通來實現。”我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進一步構建便捷、高效交通網絡,融入成都格局,眉山,一直在行動。
2014年12月20日,成綿樂城際鐵路正式通車,人們殷殷期盼的高鐵時代終于到來。
2017年12月28日,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簡蒲段建成通車,成眉之間實現了4條高速公路直接連接。
2019年1月13日,天府大道仁壽段全線建成通車(除二峨山段外),仁壽城區到成都的距離縮短到30多公里,仁壽縣城一路向北,可直達成都天府廣場。
……
這一條條道路的建成開通是我市交通發展張力凸顯的一個縮影。自1997年8月眉山地區掛牌成立,2000年12月撤地建市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不停歇,眉山構建了“半小時眉山、一小時成都、一小時上天下水、到鄰市一小時、到鄉鎮一小時”的公路交通路網,同時依托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的構建,眉山市經濟建設實現快速發展,從設市之初排位全省靠后的市州,一躍成為全省極具發展活力的地級市。
齊頭并進
構建水、陸、空交通大格局
對接成都,交通先行。近年來,在融入成都進程中,一張巨大的交通網絡逐步形成、完善。
——公路:成樂高速、遂資眉高速、成赤高速等先后建成。目前,已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躋身四川省公路交通發達市之一。
——鐵路:2014年,成綿樂城際鐵路通車,眉山正式步入了高鐵時代,真正意義融入了“成都半小時經濟圈”。目前,成眉高鐵已加密至51列/天,并定制早發晚回的成眉專列。隨著成都至貴陽的高鐵即將開通,停靠眉山的高鐵將進一步增多。
——航空:眉山毗鄰雙流國際機場和正在新建的天府國際機場,與雙流、天府兩個國際機場互為犄角。從眉山市區出發到雙流國際機場僅20分鐘,從仁壽縣城出發到天府國際機場僅30分鐘,擁有“航空雙港”交通便利條件。同時,根據《四川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6—2030年)》,眉山將建設二類通用機場2處。
——水運:岷江復航工程正如火如荼推進,青神縣的漢陽航電樞紐工程于2014建成,湯壩航電樞紐、尖子山航電樞紐、虎渡溪航電樞紐等工程進展順利。
目前,眉山正著力建設“四橫九縱”軌道交通網、“三橫七縱”市域高速公路網、“兩橫八縱六聯兩環”一級公路網、國省干線提檔升級以及岷江航道開發、通用航空發展等。未來五年,全市將有5條軌道、5條高速公路和9條一級公路,共計90個公路車道對接成都;岷江航道將按IV級航道標準恢復通航;眉山市市域鐵路在全省率先啟動了規劃,預計到2021年,首條市域鐵路(成都地鐵39號線眉山支線)將建成運營,將實現與成都軌道交通的無縫對接;洪雅、丹棱將建成通用機場,背靠兩大國際機場,眉山的航空優勢也將日益凸顯……
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成都的交通早已立體成網,通江達海,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功能不斷增強,成都與世界的距離被無限拉近。如今,借助便捷的交通路網,讓成都和眉山這相聚60公里的城市變為“零距離”,同時,也無限拉近了眉山與世界的距離。
共建園區
承接產業梯度轉移
對于眉山來說,獨有的區位優勢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的大發展,同時也為眉山引進企業、發展產業進一步創造了條件。
在產業互補上,眉山依托成都大力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三大“千億產業”,以及機械、高端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生物醫藥三大“500億產業”和高端現代服務業。與成都合作建設成眉工業集中發展區、成眉石化園區,積極推動構建“研發在成都、制造在眉山”,重點承接成都龍頭企業及配套產業轉移。
四川國為制藥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總部、研發、銷售在成都,成產布局在眉山的企業,并于2017年在眉山實現投產。該公司總占地面積120畝,其中一期項目包括建設化學原料生產車間、口服固體制劑生產車間、軟膠囊生產車間、深海魚油提取分離純化車間、分析測試中心、綜合庫房等相關配套設施,已形成年產化學藥近10噸、口服固體制劑1億片(粒)、軟膠囊5億粒和高純度深海魚油300噸以上的生產能力。
“眉山產業園配套比較齊全,生產要素成本相對較低,有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前往成都,非常方便。”該公司綜合部經理徐剛介紹,目前整個公司的生產部分布局在眉山,而研發及銷售部分布局在成都,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公司在生產上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便于與成都高校開展合作及拓展市場。
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眉山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巨大裂變。2018年,眉山招商引資省外到位資金600億元,已連續10年居全省前列,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投資或投資額10億元及以上的重大項目36個,合同金額達3883.48億元。川港合作示范園、中法農業科技園、信利國際高端顯示、樂高樂園、格林泰格等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戶眉山。
七十年風雨兼程,七十年碩果累累!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上,眉山將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與成都共建共享,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新跨越,加快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助推眉山高質量發展。
眉山網記者 陳燕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