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19-09-02 10:32:45
責任編輯:任楓楓
昨(1)日,開學第一天,仁壽縣各中小學校把“愛祖國、愛國旗”作為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特約通訊員 潘建勇 攝
金秋丹桂萬里香,桃李滿園迎清風。在舉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一個嶄新的學期已然到來。我市1158所學校的46萬學生正承載著新學期的夢想,在又一個起點整裝待發。
連日來,懷揣著對新學期的向往,我市各學校的學生帶著滿滿的熱情踏進了美麗的校園,溫暖而歡樂的開學日系列活動就此開始——在蘇轍小學,一群群家長牽著孩子們的手滿面春風地走過學校精心布置的入學紅地毯,前往簽名墻簽名、留影,整個校園洋溢著新學期喜悅氣氛;在蘇洵小學,一踏進校園的孩子們便被學校精心設計的闖關游戲深深吸引:從“初見蘇洵”、“又見蘇洵”到“心有所屬”、“走進校園”……孩子們通過一系列的游戲,對新校園有了初步認識和了解;在東湖小學,該校舉行了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各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到達指定位置,完成演練。通過活動,孩子們上好了新學期“安全”第一課。
新學期,新征程。回首往昔,斗轉星移,歷經七十個春秋,眉山教育從弱小到壯大,時間見證了它的成長。
眉山建區設市以來,尤其是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公共教育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為了進一步改善教學辦學條件,近三年,我市總投入資金156億元,完成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6.5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130萬平方米。”市教育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稱。
“70年來,辦學條件變化有目共睹。原來我們上課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現在都是信息化教學了。”說起新中國成立70年來眉山教育的變化,今年已82歲高齡的退休教師張仲明講述了自己的親身感受。
來自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158所。其中,幼兒園666所、小學267所、初中162所、高中29所、中職校17所、特校5所、高校12所,在眉高校數居全省前三。有教職工3.5萬人,在校學生46萬人。教育經費支出從1997年的2.64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53.69億元。
近年來,我市不斷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上做文章。目前,全市6區縣全面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
教師是教育的中堅力量,過硬的專業素質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和關鍵。我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中小學教師和校長隊伍建設,青神縣教師王曉梅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教師,并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同時,出臺了《教師績效考核獎勵指導意見》,教師待遇逐年提高。
“我們每年都會實施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對中小學校(園)長和教師開展全員培訓,年平均完成校(園)長和教師培訓4萬余人次;實施‘眉山優才工程’,選拔‘眉州名師’,組建名師工作室30個;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1000余人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模式全省交流。”市教育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市還不斷深化教育開放合作,實施教體騰飛計劃,深化成眉同城發展,打造高端教育基地,引進冠城七中、東辰國際、北外附屬東坡外國語學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到眉辦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知名高校與我市開展戰略合作;組織中小學生赴瑞典、日本、俄羅斯等國開展研學交流;與信利國際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尤文圖斯足球學院培訓中心;成功承辦國際友城青少年足球邀請賽,與法國蓋雅克市、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市達成教育合作意向。
“今年新學期,全市共有18所新建學校投用,這是我市70年教育發展征程里的一件大事。數萬名師生將齊聚新校園,開啟新征程。眉山教育人也將站在新的起點上,始終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不忘初心再出發,辦黨政放心、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一起鑄就眉山教育發展的輝煌歷史。”市教育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眉山網記者 殷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