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6-19 09:05:20
責任編輯:雷堯
張德明與觀眾現場互動。 (受訪者供圖)
眉山網訊(記者 王麗)6月17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省發展成就展在北京舉行。展廳內,除40余幅展示四川“美麗”“開放”“活力”“奮進”的照片外,我市國家級非遺青神竹編的傳承人張德明的竹藝展示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
“我把這個杯子編好,大概要用16個小時。”在擺放著青神竹編展品的桌子邊,張德明正在給瓷胎“穿衣服”。細如發的竹絲在他手中經緯交織,套在溫潤微光的白瓷上,精致的質感和視覺效果牢牢抓住了每一位觀眾的視線。他們或拿起手機拍照,或把竹編瓷器放在不同的光照下反復旋轉、撫摸,細細觀察,贊嘆聲不絕于耳。
瓷胎與竹編的結合起源于清代。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傳統的竹編工藝日漸沒落時,眉山竹編卻獨樹一幟,形成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等25類3000多品種產品體系,產品遠銷歐、美、韓、日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大影響力。2008年,深度融合了藝術價值、觀賞價值、實用價值的青神竹編,吸引了世界級知名品牌——愛馬仕的叩門合作。張德明運用自己首創的雙線交叉走絲竹絲扣器皿的新編法,經過3年反復打樣,成功將纖細的竹絲套在了各式瓷器上后,便開始了與愛馬仕的長期合作。
“近年來,我市致力于將傳統竹工藝進行設計轉化,積極跨界融合,推動竹編產品在國際、國內廣泛交流與交易,促進竹編藝術產業化發展,推動‘竹+X’品牌發展,搭建‘竹+’創新平臺,提升竹編創新設計,使其更好地融入了現代生活。”相關負責人表示,竹產業是我省五大特色產業之一,也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竹編、竹紙、竹鋼”三大竹產業品牌。其中,眉山竹編中最具代表性的“青神竹編”與絲綢、蜀繡,并稱“蜀中三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稱為“竹編史上的奇跡,藝術中的藝術”;2018年入選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國家級非遺項目。青神縣也先后獲得“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竹編制品出口基地”“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竹編藝術傳承國際范例獎”“四川省首批林業雙創示范基地”等國際國內殊榮與獎項40余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