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08 11:19:04
責任編輯:陳敏
——一論貫徹落實全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暨“天府旅游名縣”創建動員會精神
眉山網評論員
東坡老家,文化和旅游自古就是相生相伴,融合發展的。當文旅融合的東風在巴蜀大地吹得正勁,東坡文旅也駛入了融合發展快車道。7月31日,東坡區召開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暨“天府旅游名縣”創建動員會,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全力推進東坡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大會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推動東坡文旅融合發展的原因、意義,勾畫了發展藍圖,明確了具體目標,可以說,文旅融合已是大勢所趨,推進文旅融合正當其時。
文旅融合不僅順應國家的發展戰略,而且順應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發展,習總書記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強調旅游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省、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的召開,也釋放出了推動文化旅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加之,在“大眾旅游”時代的今天,旅游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2018年,國民人均出游次數達到3.7次,出境游人數逼近1.5億大關,我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場,預計到“十三五”末,全國旅游市場總規模將達到67億人次。由此可見,文旅融合已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文化旅游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切實用好文化這個最好的旅游資源、激活旅游這個最廣闊的文化市場,在文旅融合發展中更好地提檔升級。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是創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的需要。創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是東坡區的發展主戰略、工作主抓手,目前,該區最大的短板就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而發展文旅產業就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看,旅游融合一二三產,串聯了110多個關聯產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是名副其實的百姓經濟。從產業結構和發展代價看。文化旅游是無煙的GDP,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經濟效益高,其萬元增加值能耗僅為工業能耗的1/11,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東坡區作為中心城區,環境容量有限,三大主導產業已進入爬坡過坎的攻堅期,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既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的突破口,也是保護綠水青山,將其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只要把握這些特征,充分發揮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加快補齊短板,就一定能加快把東坡區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釋放更多發展潛能,實現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的目標。
東坡故里,作為千載詩書城,不僅有絢爛多彩的人文景觀,更有魅力無限的自然景觀。如今,“文旅融合”的號角已經吹響,目標已經明確,東坡文旅事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推動東坡文旅融合發展正當其時。全區上下務必順應時代潮流,把握千載機遇,積極主動作為,讓東坡的山山水水綻放出更多文化光芒,讓東坡的文化因這里的山水而獨具特色和魅力。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東坡文旅融合的嶄新面貌,將迎來更多四面八方的游客,東坡人民的日子也會因此更加紅火、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