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5-05-20 10:18:15
責任編輯:
連日來,東坡區立足抗旱保灌奪豐收,全力做好蓄保供水工作,確保大春生產用水需要。截至目前,該區57.98萬畝水稻栽插面積已占85%以上,預計5月底實現滿栽滿插。
水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東坡區把蓄水保水擺在奪取全年農業豐收的“命脈”位置。從去年秋冬季開始,便把水利工程施工與蓄水保水結合起來,采取引、扎、提、囤等多種方式,千方百計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截至目前,該區56座水庫蓄水量達到5693.841萬立方米,占計劃蓄水量的93.5%,較去年同期增加334.60萬立方米,加之一段時間以來降雨情況相比往年較好,為水庫灌區大春生產提供了足夠的水源保障。
為根本改善農業灌溉設施條件,自去年以來,該區以實施蟆頤堰灌區和東風支渠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兩大水利工程項目為重點,全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今年大春灌溉高峰期前,兩大水利工程項目基本竣工投運。兩大水利工程項目同處該區東山片灌區,涉及復興、崇禮、永壽、富牛4鎮,總計改善灌面10.96萬畝,恢復灌面1.36萬畝,并于5月初開始向下游灌區供水,既減少了跑、冒、滴、漏現象,又大幅提升了灌溉效益,保證了灌區大春生產用水需要。
與此同時,該區還積極動員組織干部群眾,提前對醴泉堰灌區、東風支渠灌區、蟆頤堰灌區等12個中型灌區開展歲修清淤、排障疏堵工作,做到輸水暢通,有效加快了灌田栽秧進度。
為做到節約和規范用水,該區抓住去年入選全國2024年深化農業用水權改革試點縣名單契機,以提升水資源配置和規范用水權交易為重點,多措并舉推進用水權交易改革,促進水資源從粗放低效向節約高效轉變,實現了水資源節約集約規范利用。截至目前,該區共明確村級用水單元548個,農業用水權總量達1.84億立方米。地處“天府糧倉”核心區的太和永豐片灌區,生產用水主要來自通濟堰干渠、西干渠。經過農業水權配套改革,該灌區實現節約規范用水,今年水量運行更有保障,保證了10800畝高標準農田栽秧用水需要。
今年,東坡區春灌用水條件較好,為實現水稻滿栽滿插提供了水支撐。目前,該區廣大種植戶正搶抓農時,依托農業機械化加快秧苗栽插進度,為水稻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