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11-11 15:24:47
責任編輯:陳敏
眉山網訊(特約通訊員 潘建勇 記者 郭僑)綠油油的金牧糧草把河道兩岸裝扮成了綠色的海洋,整齊劃一的生態浮島在河中“搖曳生姿”。“水質好、環境好、空氣更清新了。”11月4日,仁壽縣北斗鎮白塔村球溪河流域的村民蔣國民忍不住感慨道。
近年來,仁壽縣緊緊圍繞“天藍、水清、岸綠”的目標,從群眾關心的問題入手,創新方式方法,大力開展小流域整治。如今,河兩岸生態景觀優美,河面碧波蕩漾,水中魚兒嬉戲,一幅優美畫卷正緩緩鋪展開來。
針對小流域整治,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該縣黨員干部認真查找貫徹落實的短板差距,把小流域整治作為一項惠及民生的主要內容。通過一線聽民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外出實地考察,引進業主,通過種植金牧糧草來持續治理河道。同時,創新開展生態修復治理,在水面上開展生態浮島建設,先期建設了生態浮島1000平方米,通過在浮島上種植美人蕉、再力花、水竹,對河道中的總磷等污染物進行吸附。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在河道管理的先鋒示范帶頭作用,組建黨員巡河隊、黨員保潔隊等黨員志愿者隊伍,定期開展巡河、保潔、清河清障行動,并組織黨員開展河流巡查、協助保潔、宣傳政策等工作,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全面規范畜禽養殖;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全部關閉搬遷,全縣共關閉搬遷715戶,完善糞污處理設施344個,糞便污水全部返田利用。按照“三個一批”要求,對全縣轄區范圍內“散亂污”企業進行清理整治,排查出散亂污企業共246家,關閉類84戶企業已全部完成“去生產能力”工作,整合整改類162戶已全部完成整治。
今年以來,該縣還開展集中清河行動9次,累計出動2.4萬余人次,累計清理各類河渠2100余公里,清運河面漂浮物、河底淤積物、河道行洪障礙物、河岸垃圾等2.6萬余噸,有效減少了河道污染。
“開展小流域整治,就是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讓大家的生活更有質量。”該縣環境局負責人說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