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27 10:12:08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鐘燁 文/圖
工人在智能化生產線上工作。
初秋時節,時而陰雨綿綿,青神縣堅持以產業為中心,以項目為抓手,以園區為載體,以服務為保障,發揚敢為善成精神,以干圖強,確保經濟增長穩中向好。
9月23日,在青神工業園區四川丹甫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明亮整潔的生產車間里,延綿數百米的流水化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行。得益于生產線智能化改造項目實施完成,漫長的生產線上只零星分布著幾名工人。只見一個個制冷壓縮機半成品隨著傳動帶不斷前進,每到一個生產環節,機械手臂將一系列精密零件準確拾取,進行加工、組裝,整個過程流暢快捷,精準有序,平均每隔6秒就有一臺壓縮機在生產線上誕生。
“上半年我們結合生產需要,投資5000余萬元實施了生產線智能化改造項目。”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丹甫科技當前的整個生產環節里,有十多臺核心機械裝置在市場上無法購買,從畫出設計圖到打磨零部件,再到組裝制造出成品,都由該公司研發部的技術人員自研自制。“生產線升級完成后,在產品性能更強、質量不降的情況下,我們的整體生產成本降低了近15%,生產效率也有所提升,當前正按訂單滿負荷生產,向著年度目標沖刺。”該負責人表示。
青神縣堅持以機械產業為工業經濟主導,積極引進扶持新興產業的同時,不忘引導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明確了老牌企業新增投資與招商引進企業享受同等政策,引導縣域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投入,加速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不斷優化工藝流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今年1-7月,該縣投入技術改造資金11.1億元,主要用于扶持引導企業進行智能化、自動化技改創新升級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該縣德恩精工、丹甫科技、青城機械、立白實業通過技術改造,依托“互聯網+”,引進ERP、OA等企業管理系統,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價值流和業務流的有機集成,加速由傳統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變。
此外,青神縣設立了年度5500萬元的工業發展基金,每年向上爭取整合各類資金6000余萬元,引導重點工業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高標準發展。
同時在服務時間、效率、范圍上不斷做“加法”:制訂《關于規范企業檢查行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在全省首推“首違不罰”52條清單、實行“企業服務日”“紅色代辦員”等服務機制,持續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解決機械企業(項目)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做強機械產業厚植沃土。
據了解,圍繞竹編產業、機械產業、椪柑農業三大特色產業和交通、水利、城建、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今年青神縣納入年度計劃管理續建項目34個,新建項目88個。該縣成立項目委員會為重點項目推進保駕護航,從全縣項目中選取29個重點項目,采用縣級領導聯系推進,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確定17個星級項目作為縣域發展抓手著力攻堅,以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形式不斷暢通部門單位溝通渠道,引導項目責任部門、涉審部門和項目建設所在地鄉鎮形成工作合力,上下一致解決項目建設中各種臨時突發狀況和問題,確保責任落到實處,工作一抓到底。
“成眉同城化帶來了新機遇,我們與崇州市在人才、產業、項目等方面合作互補達成共識,為全縣機械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今年全縣將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3%,力爭實現9.8%,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0.4%。”該縣經信局負責人介紹,成功引進投資10億元、占地120畝的青神力興機械產業孵化園,畝平貢獻均達到12萬以上;投資100億元的“綠色表處中心”已簽訂項目投資備忘錄,擬于11月初正式簽約,正開展項目環評編制;投資50億元的“綠色鑄造中心”已確定投資方,正就投資協議進行洽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