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8-12-12 10:08:40
責任編輯:羅思源
“背后有鏡頭,處處有監督”
——青神縣第三期《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節目側記
直播現場。
眉山網記者 王麗 文/圖
“給予青城鎮王壩社區黨支部書記、鴻門堰河長林文海嚴重警告處分,分管領導蘭曉東誡勉談話。”“給予黑龍鎮新光村黨支部書記文加林黨內警告處分,村主任張忠撤銷黨內職務處分。”12月11日晚,青神縣第三期《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節目現場,調查組在“回頭看”第二期《陽光問廉》節目曝光問題整改時,將相關鄉鎮和部門的整改情況和處理結果一一反饋。
“《陽光問廉》不是為了博眼球。本期《陽光問廉》回顧了上一期節目曝光問題的整改情況,對沒有整改到位的再次曝光、嚴肅問責,這表明只要是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縣委、縣政府絕不護短、絕不遮丑,絕對較真碰硬。”青神縣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如何推動工作責任落實?青神縣通過《陽光問廉》放大群眾“聲音”,督促部門主動作為,回應群眾期待。
陽光問廉 正風肅紀促整改
“意識上重視了,行動上沒有重視,這能叫重視?”“既然威脅很大,那么為什么你們仍沒有重視這項工作?”第三期《陽光問廉》一開播,節目現場就辣味十足:由于相關部門對犬只管理工作不重視、不積極、不到位,部分居民不拴繩遛狗、不清理糞污、不做好防疫,既破壞環境衛生,又嚴重擾民。針對此現象,直播主持人現場對有關部門負責人犀利發問。
不前期彩排、不提前預演,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問廉對象名單,直到節目開播才揭開“謎底”。主持人現場直接發問、網民尖銳質問、測評團現場打分,不留情面、不走過場,這便是青神縣為切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按照“聚焦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民生、追蹤質詢,聚焦行權、陽光考評”的思路,緊扣民情民意,突出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跟蹤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難題和“四風”問題,曝光反面典型,圍繞“全面從嚴治黨 回應群眾期盼”這一主題開展的問廉互動。
自2017年11月播出首期節目以來,這一輿論監督工作載體通過全媒體直播,以問題為導向,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難題和“四風”問題,通過“曝光+發問+整改+問責”的“問廉”途徑,探索“紀檢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
嚴查快處 問題整改落實處
今年5月10日,青神縣第二期《陽光問廉》以《被河長遺忘的角落》為題曝光了河長制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在第三期《陽光問廉》直播現場,調查組通過短片反饋,涉及相關部門均高度重視,在第一時間啟動整改工作,直面問題,立行立改——
青城鎮針對曝光的河長制問題高度重視,立即對所有河流、溝渠垃圾和污染源進行全面排查,定期開展集中清河行動,河道水質明顯改善,鎮紀委還對河長制工作不定期考核;黑龍鎮針對曝光問題迅速開展自查,明確工作職責,做好巡河臺賬,定期匯報巡河記錄形成常態,鎮紀委成立督查組嚴肅問責,并以村規民約等載體加強宣傳,杜絕陋習……
嚴重警告、誡勉談話、撤銷黨內職務……第二期《陽光問廉》節目播出后,曝光問題責任人員受到相應處置。“《陽光問廉》已經開播到第三期了,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廣大黨員干部履責意識也越來越強。”青神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是好現象,也是《陽光問廉》要達到的目的。通過現場質詢,讓被問的干部“紅臉出汗”,讓其他干部引以為戒,這樣才能讓所有干部提高警醒,強化反思。“要讓他們在工作中時刻感覺背后有鏡頭,處處有監督,才能推動工作做的越來越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