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23 12:53:08
責任編輯:雷堯
鄉村街道干凈整潔。
各鄉鎮負責人互相參觀、交流學習治污經驗。
保勝鄉按照垃圾分類標準擺放垃圾桶。
謝家鎮石山村的污水處理系統。
近年來,彭山區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等行動,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
近日,記者走訪該區各鄉村,發現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農民生活方式“綠”起來、農村生態環境美起來……
眉山網記者 馬詩雨 文/圖
推進“垃圾分類”
讓垃圾不再“亂飛”
青山綠水間,坐落著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農家小庭院,家家戶戶庭院外墻上都描繪了趣意盎然的壁畫,屋外還擺放著三只顏色各異的垃圾桶,行走其間,村道干凈整潔,村莊美麗明亮……這是9月9日,記者在彭山區保勝鄉金崗村看到的一幅鄉村畫卷。
據悉,金崗村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區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模式,村民將垃圾投放到分類垃圾桶后,由村里的片區衛生管理員定期上門收集處理,再由鄉鎮集中運輸到區垃圾處理中心進行統一處理。此模式運行以來,讓村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變化。
“以前我們的垃圾都是‘一鍋倒’,現在村里提倡‘垃圾分類’,每家每戶配備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易腐爛垃圾3個垃圾桶,村委會也多次開會大力宣傳,垃圾分類理念已深入民心“。”正在家門口處理垃圾的該村村民郭興太告訴記者,自從村里實行了垃圾處理新模式后,村里環境越來越好。
不僅金崗村,彭山區黃豐鎮也大力推進“垃圾革命”,并在豐華村、團結村先行試點。今年以來,該鎮加強設施配置,保障保潔隊伍配置,并把集中清理和常態化保潔相結合,共投入3萬元對舊地庫進行維修加固、投資11萬元新建地庫1個、新配置垃圾轉運車9輛、購置戶用分類垃圾桶460個、升級改造垃圾池188個、新增垃圾桶376個。同時,為了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理念,該鎮豐華村將建設新型垃圾分類自助投放點,引進、推廣“垃圾兌換銀行”的治理模式,村民們可以將自己收集的垃圾兌換成有用的生活用品,讓農村垃圾從過去的“隨手丟棄”到如今成為“搶手貨”。
“‘垃圾兌換銀行’新模式推行后,不僅可以提高群眾積極性,對農村居民衛生習慣起到了規范和引導作用,也可以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獻出一劑良方。”黃豐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高村民垃圾處理積極性
創新“積分制”模式
一方面,由政府主導實行“垃圾革命”,另一方面,彭山區更探索創新,引導村民積極主動參與衛生秩序大整治。
9月10日,在保勝鄉金崗村一棟農家小院里,紅墻白瓦、花草環抱的農房讓人眼見心喜。而說到自家積極參與環境整治,房主吳正宇一臉驕傲:“我們每家每戶門前都掛有一個積分管理公示牌,只需要掃一下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自己家的積分多少,排名多少,得到的積分還可以去村上兌換獎品呢!”
據了解,為引導村民積極主動參與衛生秩序整治,保勝鄉開展農戶環境衛生積分管理制度,通過日督查、月檢查、季考評、年考核,對農戶房屋內外的衛生秩序、周邊園林的綠化率以及垃圾分類處置進行檢查考核并打分。
“按照積分制兌換的標準,總分60分以上才可以兌換。1個積分相當于5角錢,村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挑選喜歡的獎品。”金崗村黨支部書記郭青勇介紹。
通過“以分換物”模式,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門外,保勝鄉的村民們都會主動做好榜樣,告別了以往做宣傳、搞活動的被動參與,化被動為主動,全鄉農村環境整治的效率和效果自然直線提升。
推進污水改造
狠抓“廁所革命”
“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清澈干凈的水,生活污水順著埋在地下的污水管道全排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和城里比起來也不差啊。”9月11日,彭山區謝家鎮石山村,正在廣場曬太陽的村民周云風高興地說。
“房前柴草垛,屋后糞土堆,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曾是謝家鎮石山村村容村貌的真實寫照,但如今,石山村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新修的柏油路連接著村內的大街小巷,街道兩旁栽滿各種綠植,污水管道直接連至每家每戶,村內路面干凈整潔……
今年以來,該區各鄉鎮因地制宜,采用組織開展污水水系排查工作、建設污水管網、建設小型污水處理站等不同的處理方式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同時,結合土坯房、危房改造等項目,全區持續全面消除露天糞坑和旱廁,推行糞肥無害化處理后還田;對農戶散居區,推廣厭氧發酵、三格式化糞池廁所、濕地處理等方式;對農戶聚居區,推廣分散式污水一體化處理技術,完善廁所、廚房等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統一收集處理。隨著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加速推進,越來越多像石山村一樣的村莊補齊污水處理短板,加速完成蛻變,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到2019年底,觀音鎮果園村、觀音村、文昌村、梓桐村、曹家村,黃豐鎮豐華村、團結村、中和村、共和村,公義鎮新橋村,彭溪街道興崇村,義和鄉悅園村等12個村,將全面完成廁所革命整村推進工作。全區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新改建鄉村公共廁所9座,新改建鄉村旅游廁所6座,廁所糞污得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該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