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30 10:23:11
責任編輯:羅思源
眉山網記者 孟飛 文/圖
農業園區道路觀音段。
“今年我們將新(改)建農村公路30公里,達到‘四好農村路’標準,目前已完成20公里。”近日,彭山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經濟社會全面振興的基礎前提。近年來,彭山區全力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效明顯,2018年榮獲四川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農村等級公路比例達到87%、高等級鋪裝路面比例達到92%,100%的鄉(鎮)通水泥路或柏油路,100%建制村通水泥路,100%的社通公路。
多措并舉建好路
彭山區觀音鎮是全國有名的葡萄生產基地,每年的葡萄產量上千萬斤、產值上億元,這離不開其完善的基礎設施,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將分散的葡萄園串聯起來,形成了成片的萬畝葡園。而這,僅僅是彭山區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要想富,先修路”,彭山深知此道。近年來,該區在農村公路項目建設中,始終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結合全區公路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通過縣級財政投入、向上爭取資金、社會力量參與、項目獎補機制的方式,不斷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建設中,堅持所有農村公路項目嚴格按照《眉山市彭山區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實施,項目業主同主管部門分開,各司其職推進農村公路項目建得快、質量硬。為保證每條農村公路的質量,在設計、招標、施工、監理、驗收的每個環節,建立健全了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嚴把質量關。
據了解,2016年以來,全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3億元,新(改)建縣、鄉、村道水泥路260余公里。截至目前,該區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569.53公里,13個鄉鎮及89個建制村全部通達水泥(瀝青)路,通達通暢率100%,基本形成以國、省干道為骨架,縣、鄉道為支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
全面規范管好路
為管好農村公路,彭山區出臺了《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保護制度》;建立了執法大隊、鄉鎮政府、村委會及管護站四級協作機制,以及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養護機構;建成了青龍、謝家、武陽三個檢測站;建立了區路政員、鄉監管員、村護路員三級聯動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
在此基礎上,該區還組建了機動巡查隊伍并結合“雪亮”工程資源共享,每個鄉鎮均建立了道路監管中心,對每條鄉村道路進行全天候的專人監控,實現了固定檢測與流動檢查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大大延長了農村公路使用壽命,讓農村道路持續長久地發揮作用。
據了解,為推動護路工作的開展,該區按照“定機械、定人員、定時段”原則,統一裝備車輛、統一保潔服務;將農村公路養護補助資金按照“7351”的標準列入區級財政年度預算;注重冬春普修為主的季節性養護,定期開展檢查評比,將評比結果和日常養護資金撥付掛鉤,多策并舉,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有路必管、管必有效”的目標。同時,該區還投入3100余萬元,率先成立了全市首個機械化養護中心,購置掃地車2臺、灑水車1臺、裝載機2臺、壓路機3臺、銑刨機1臺、小貨車和工具車5臺及其他小型機械設備,為高效養護作業創造了條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