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3-19 12:42:56
責任編輯:趙娜娜
宋繼堂
這豆花,正是彭山自新中國成立后編纂的第一部《彭山縣志》上記載的頗有名氣的“唐豆花”。
新中國成立以前,這個唐豆花在彭山城北外街街口的黃桷樹斜對面的茅草屋內。小時隨爺爺一道趕彭山城,渡船快靠碼頭時,人未下船就聞到唐豆花的海椒水香,便提醒爺爺,中午吃完豆花飯后才回家。以后成了習慣,凡爺爺趕彭山,總要纏著爺爺帶我去,其實不是圖看熱鬧,主要想隨著爺爺進酒館吃油豌豆、進飯館吃唐豆花。
資料圖片
唐豆花的掌門人是個大約50余歲的女人,頭纏黑帕,高高大大,和藹可親。幾張方桌由她一人招呼添飯上菜,堂內桌椅板凳干干凈凈,地面略顯濕潤,夏天特別涼爽。東山趕完場的人大多在那里吃飯歇足,我和爺爺便是其中的常客。
唐豆花最吸引人的,不僅是豆花嫩而綿軟,更特別的是海椒水!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有她的海椒水放入豆花后,油和海椒自動浮上豆花,滲出特別吊人胃口的香味,飯后走二三十里到了家,嘴里的余香回味無窮,高高興興地告訴媽媽爸爸,今天我們又吃唐豆花了!奶奶問吃飽沒有?我把唐豆花添的“冒兒頭”眉飛色舞地比繪一遍說“累尖尖”的一大碗,把我脹到了!
上世紀40年代末,我與在眉山讀書的同學相約回家時也常常光顧唐豆花,我自然成了她喜歡的小孩。
1987年編纂《彭山縣志》時,我走訪了唐豆花,這時的她已神志不清,早已歇業了。不久后,她便離開了人世,留下了遺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