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更新時間:2022-10-14 17:30:10
責任編輯:楊熹
村民通過掃描標識牌上的二維碼上報需求。
“很方便,就用手機微信對準這個二維碼輕輕一掃,就能實現各種業務辦理。”10月13日下午,記者在彭山區公義鎮農樂村6組村民田利英家的廁所外墻上,看到一塊“農村改水改廁標識牌”,十分醒目。走近一看,上面不僅印有使用維護須知、維修電話,還有一個二維碼。
“這便是村里為我們家無害化廁所量身定制的‘身份證’。”說著,田利英還熟練地用手機演示了如何通過該標識牌進行廁所報修和管護等,她說,今年4月份,在發現廁所糞污快滿溢時,她便通過掃描二維碼,很快預約了專業人員前來抽糞,“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問題,讓人很舒心。”
據悉,去年11月份,該區搭建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智能化管護平臺,今年3月份在公義鎮農樂村開始試運行,日前,正在陸續為農村的無害化廁所制作、張貼“農村改水改廁標識牌”。
智能管護平臺。
“農戶通過手機報抽、報修,平臺可以自動受理服務,還能自動統計農戶報抽報修情況、管護服務作業情況等數據,為精準掌握管護情況、有效開展監管考核提供了數據支撐。”公義鎮城鄉環境治理辦公室主任葛強洪稱,同時,每個標識牌在張貼時還錄入了位置信息,只要農戶掃描二維碼上報了需求,管護人員就可以自行找到目的地開展服務。
小廁所,大民生。近年來,為做好農村廁所革命的“下半篇”文章,著力推進“糞污找到出路、廁所完善服務、機制長效管護”,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糞污滿了有人抽,廁具壞了有人修”,做到農戶改廁與污水處理有效銜接,該區積極探索實施農村戶廁管護服務“全域化”、平臺“智能化”、報抽報修“便捷化”、費用“多元化”、糞液利用“資源化”的“五化”機制,切實解決了農戶設施維護、糞液抽運利用后顧之憂,持續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農家廁所糞污集中收集池。
“我們的標識牌是借助‘農村衛生廁所智能管護平臺’系統制作的,截至目前,全區已改造農家廁所共2.6萬戶,平臺錄入信息15727戶,標識牌張貼有1600余戶。”該負責人表示,當前,正在同步推進信息錄入和標識牌的制作張貼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全區2.6萬戶農戶無害化廁所的信息錄入和標識牌張貼工作,進一步解決農村改廁‘最后一公里’問題,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文君 見習記者 杜欣諺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