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
  • 站內

當前位置:

眉山新聞網

>

洪雅縣

>

新聞中心

洪雅縣復興村:小山村的幸福“轉身”

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15 09:10:00

責任編輯:雷堯


1.jpg

  航拍茶山。(資料圖片) 

2.jpg

  《羌寨人家》。方云凱 攝 


  眉山網記者 陳燕利


  一座座獨具川西特色的小樓坐落在青翠的群山環抱之中;一條條山間道路隨形就勢,蜿蜒至遠方;路旁、院前,鮮花嫣然綻放,樹木蓊郁蒼翠;雅女湖更是巧奪天工,湖畔花木倒映水中婆娑搖曳……這是位于洪雅縣瓦屋山鎮的復興村,眼前如畫的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這里曾經是一個高寒陰濕區的小山村。


  幾十年間,復興村依托本地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將農村變景區、民房變客房、產品變禮品,一個“不起眼”的小山莊蛻變為遠近聞名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吸引著眾多畫家、攝影家、戶外玩家、生態旅游者的踏訪。如今,擁有“第一批全國生態文明村”“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村”等美譽的復興村,成了更多人向往的地方。


  鄉村名片

  復興村位于洪雅縣瓦屋山鎮,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既有古老村落的樸實,又有現代花園的韻味,是鑲嵌在瓦屋山下、雅女湖畔的一顆“綠色明珠”。傳說,復興村是青衣羌族后裔在大山繁衍至今的古村,更是一個男女老少都熱愛歌舞樂器的青羌人集聚地。村上十分重視羌風楚韻的傳承,修建了青羌民俗博物館和觀光臺廣場,并組建了青羌藝術團,發掘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羌風楚韻?!皬团d響器”和復興山歌更被譽為是“楚國遺音”,“復興耍鑼鼓”被列入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完善基礎設施

  村莊發展迎新機遇


  8月13日9時許,記者驅車前往洪雅。到達洪雅縣,往西南走,過柳江古鎮后,便是一段崎嶇狹窄的山間水泥路。沿著山路一路前行近兩個小時,便看到路邊的石頭上刻著“復興村”三個字,又沿著山路繼續向前走了一千米,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復興村。


  初到復興村,環顧四周,只見群山環抱、山溪流淌。該村人口700余人,土地面積3000公頃,森林面積2880余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96.5%,被評為首批國家級生態文化村。


  從復興村村委會沿著水泥緩坡而上,可至山頂,將村子全貌盡收眼底。此刻山霧彌漫,陽光透過云層環繞在村莊周圍,像極了一個世外桃源。不曾想,幾十年前,要走這樣一條水泥馬路,卻是一件奢侈事。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村沒有水泥路、沒有電燈,群眾出行只能徒步或少數靠自行車和二輪摩托車來實現?!睆团d村黨支部書記尹成靜說,到了21世紀初,復興村里修起了村主干道,泥濘的路面“換了臉”,這也讓坐落在雅女湖邊的復興村村民受了益。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過去,村民都是靠打筍或種些農作物來維持生計?!币伸o說,每年一入夏,村民便會在山上搭一個竹棚,待山上的竹筍成熟后,舉家前往山里做筍干,一待便是一個月,等筍干曬完后再一擔擔挑回家,賣給前來收購的客商。由于道路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一年到頭辛苦做筍干的收入只能維持日常生活。而今,道路的修建,不僅為當地村民出行帶來了便捷,也帶動了當地農產品的運輸發展和復興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復興村擁有2200多年的歷史沉淀,傳承著獨特的羌風楚韻文化,走進這里,便走進了青羌歷史。”尹成靜表示,作為一個漢羌雜居的村落,復興村有著許多文化歷史典故和不老傳說的古村落,這中獨特的羌風楚韻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復興村。


  獨特文化資源

  鄉村旅游熱火朝天


  白墻灰瓦,木制的魚狀裝飾物懸掛在屋脊兩端,這是復興村統一裝修設計的農家樂。在47歲的村民毛建洪的農家樂屋內,幾個游客正在大快朵頤地吃著農家飯。他樂呵地告訴記者,2015年將自家的房屋進行改造,貸款30萬元建起了農家院,和大多數村民一起搞起農家樂。


  “對面那座平山就是瓦屋山,遠遠看去,煙霧繚繞,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冬天下雪的時候,瓦屋山被雪覆蓋,也很漂亮?!泵ê楦嬖V記者,復興村是三山旅游環線(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上不可多得的休閑駐足地,尤其是夏天,前來避暑的游客絡繹不絕。


  “現在不靠打工,靠咱這好山好水,夏季天天爆滿,一年下來能賺好幾萬呢。”談起自家的收入,毛建洪笑得合不攏嘴。今年瓦屋山的雨季提前到來,給農家樂經營帶來很大影響,但農家樂依然每天都賓客滿座,熱鬧非凡,生意異?;鸨?。


  “老板,再來一碗石磨豆花!”“好勒!”……店里的叫賣聲、談笑聲,給這個小店帶來了人氣,帶來了商機,更帶來了財富。


  作為全國第一批全國生態文化村,如何使這塊牌子更加響亮和名副其實?“文化興村、旅游富村、產業強村”的“興村綱領”,讓復興村找到了一條致富之路。


  依托豐富的文化歷史典故和不老傳說,以及獨特的羌風楚韻文化底蘊,復興村于2015年修建了“青羌民俗博物館”,同時成立了復興青羌藝術團,發掘搶救“耍鑼鼓”“復興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投資修建了大田壩旅游觀光道路,保護和發展嚴道故城遺址。


  如今,“復興耍鑼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羌文化也成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一家家民宿客棧、鄉村驛站應運而生?!?010年以前,村上僅有一家農家樂,2012年,通過新農村改建,新增到了10多家。而到了2015年,全村的農家樂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目前已有60多家?!币伸o說,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6000元。


  開發保護并重

  復興文化“活起來”


  復興遺勝跡,王河留楚聲。登瓦屋山,游雅女湖,看羌風楚韻表演,吃生態農家飯菜……復興村成了文化內涵深厚的康養和避暑勝地。


  鄉村旅游搞起來了,村子“復興”了。依托旅游,復興村迅速走上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快車道,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幾百戶村民正在切身感受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近幾年真的是越來越好了,道路越來越寬,越來越干凈,很多城里人還羨慕我們家家戶戶都有個院子?!闭f起復興村近年來的變化,村里人臉上盡是自豪之情。


  而不斷改善的物質生活,實實在在的旅游收入,也讓保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成了村里人的自覺行為。


  “2016年,復興村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我們邀請了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其保護進行設計規劃,該規劃以‘保護+發展’為規劃理念,對復興村傳統村落現狀、保護、發展作了詳細規劃。”尹成靜介紹,《規劃》提出了“活保護”的概念,對復興古居實現活態保護,以保證居民參與和保護規劃同步,實現復興文化的動態傳承。


  據悉,目前,復興村正以復興傳統村落為主體積極打造青羌楚韻文化旅游產業,以林木培育和竹筍、茶園種植為基礎發展特色種植業。依托已經形成的復興廣場、情歌路、雅女湖岸、農家餐飲住宿等休閑度假小屋,結合現狀特色傳統建筑風貌,注重打造青羌楚韻人文旅游文化,展示地方特色。


  立足生態優勢,借力康養旅游,通過發展民宿經濟,大打農耕文化品牌,而今的復興村成功轉型,被評為“四川省鄉村旅游精品村寨”,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巴ㄟ^保護與發展,老建筑留下來了,老手藝留下來了,農耕文化留下來了。更重要的是,村子有人氣、有生機了?!币伸o說,希望隨著開發與保護的升級,讓復興村這座小山村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川網公安備 51140202000199號

分享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怡红院国产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本人的色道免费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互换|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在线色视频| 久青草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黄色片|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一级片在线| 黄色软件网站大全|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本加勒比一区|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欧美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激情吃奶吻胸免费视频xxxx|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α大片|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片在线播放|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插| 一区二区手机视频|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vr|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videos黑人极品|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