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09 09:48:16
責任編輯:雷堯
李勇的茶園。
李勇正在驗收“綠色成果”。
眉山網記者 胡秉曦 文/圖
9月4日,走進東坡區崇仁鎮張場村,一片綠色映入眼簾,整個張場村被茶樹環抱,成片的茶樹郁郁蔥蔥,綠色滿園。
近年來,張場村依靠天然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優勢,種植茶樹,將茶葉打造為該村的支柱產業,如今該村擁有茶樹面積3000多畝。張場村從未有過種茶歷史,為何能發展成現在的茶樹村莊?這一切要從該村人人皆知的“茶樹大戶”李勇說起。
李勇一直從事茶行業,2000年,他把自己的茶生意拓展到了張場村。“當時去了不少地方,發現張場村的地理條件特別適合種茶,茶樹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和雨水,而張場村具備這樣的條件。”于是,李勇在該村承包了60畝土地,開始了種茶,這一種就是19年。
李勇結合該村實際情況和自己積累的經驗,因地制宜,科學種植,讓茶園實現了高產。
這一過程中,吸引了該村眾多村民,大家紛紛加入到種茶行業中。一開始,大家并不懂怎么種茶,李勇把該村愿意種茶的農戶組織起來,集中傳授經驗。如今,該村種茶戶約有400戶,依靠著種茶,村民的收入也翻了幾番。
2010年,李勇新建了一個茶葉加工廠,實現了種植、加工一條龍。也固定和幾家收購商合作,將茶葉銷往周邊各大城市。
現在,李勇的茶園每畝一年大概有5000元的收入。“收獲的背后,都是不易和辛苦”,尤其是春茶采摘,需要大量工人手工采摘,在后期的加工處理上,受傷是“家常便飯”。“前幾天,在操作機械時手不小心受了傷,現在還裹著紗布,不過都習以為常了,這十幾年來大傷、小傷沒有斷過。”李勇表示,看到張場村的茶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一切都值得。
據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張場村接下來將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和茶葉交易市場,以合作社的形式對外銷售,加快茶葉深加工合作經營和茶葉品牌的打造,進一步促進該村茶產業的發展,讓當地村民增產增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