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02 16:05:04
責任編輯:任楓楓
干凈整潔的林埂村。
路面干凈整潔、環境優美、房屋錯落有致……8月30日,行走在東坡區多悅鎮林埂村,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展現眼前。
作為全區今年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點,林埂村依托現有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大力發展水果產業,促進農旅融合發展,打造“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的“六有”新鄉村。
以產業高質量發展
筑牢鄉村發展硬實力
林埂村地處多悅鎮集鎮西北方向,距離集鎮約500米,面積約6.7平方公里,淺丘地形。經過10余年的產業結構調整,目前,該村產業結構調整已成型。現已形成連片柑橘5300余畝,覆蓋率達95%,包含早熟蜜桔、愛媛、春見、不知火、沃柑等多個品種。近年來,該村更根據水果產業形勢,在品種結構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水果種植技術,提高水果品質,創造林埂村商標品牌。據統計,連續2年,該村水果產值達900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萬元。
“通過種植果樹,村里經濟收入翻倍增加,不僅水果賣上好價錢,產業發展了,大家還一起奔上了致富路。”該村4組村民鄭澤林高興地介紹,他家20余畝果樹,去年不知火產值達40余萬元。
同樣,該村2組村民張息民家的果樹去年產值達到50余萬。通過種植優質柑橘,村民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據悉,為了讓該村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林埂村還成立了果業合作社,以“統一的規劃、統一的技術、統一的管理”為標準,打造全村優質柑橘產業。與此同時,該村將現有的柑橘模式與鄰近的萬畝優勢晚熟柑橘園發展模式進行融合互補,形成多點多級支撐的良好局面。此外,該村還將原村辦公室建設成冷鏈加工凍庫,增強村級及周邊柑橘產業發展活力,筑牢鄉村發展的硬實力。
依托特色資源優勢
一三產融合煥發新活力
“憑借獨有的優勢資源,我們村現在正大力發展三產旅游。”林埂村黨支部副書記代恒介紹,村內自然風貌保存完好,綠水掩映,風光秀麗,天然的丘陵風貌,綠色的農業種植相輝映,加上坡地的層巒起伏,形成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自然秀麗村落。
為了用好用活村內的特色資源,該村提出“一片橘海、一個廣場、八顆明珠、十里長廊”,以產業+休閑娛樂、農事體驗、創意設計、生態庭院等相結合的農旅融合新模式,依托全村5300余畝的柑橘,以村內5.3公里主干道為基礎,建設林埂村“優質柑橘十里長廊”,挖掘柑橘歷史演變文化,打造品牌、提升品質。
與此同時,該村新打造柑橘文化廣場,通過文字將林埂村柑橘發展歷史及優質柑橘品種一一介紹,讓游客在文化廣場可對全村柑橘產業發展情況一目了然。
“除了柑橘文化廣場外,村內還將契合柑橘文化主題建設小型柑橘博物館,將林埂村打造成為東坡柑橘文化的一個新亮點。”代恒介紹,林埂村還將在村內建設步行道和騎游道,并打造景觀平臺、發展民宿、農家樂等,帶火鄉村旅游。同時,利用地理優勢,與壇罐山陶瓷博物館、華藏寺、果色天鄉等互相輝映,帶動多悅乃至西山片區農業和旅游產業發展,一三產融合發展,煥發新活力,使之成為東坡鄉村旅游的“香餑餑”。
美化鄉村環境
打造“六有”新鄉村
產業發展,旅游興旺,離不開環境的改善。今年以來,林埂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深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村莊“顏值”,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將村子變得更生態宜居。
當天,在林埂村新修建的垃圾集中放置點,記者看見,四大類別的垃圾桶顏色不同,分別對應“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村民只需根據垃圾的類別進行投放,就可最大限度實現垃圾減量。“目前,全村共設置了9個集中垃圾放置點,從源頭上控制垃圾總量。”代恒說,村上今年還新購買了2輛垃圾轉運車,便于垃圾運輸,同時,還建立積分兌換機制,激勵村民們做好垃圾分類。
廁所改造也是今年林埂村的重點工作之一。據悉,該村從今年5月開始進行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目前已改造30余戶,預計今年底將全部改造完成。“以前,茅房是村內最臟的地方。如今,大部分村民都用上衛生廁所,既方便又衛生。”談及家里改的新廁,林埂村4組村民鄭澤林滿心歡喜。如今走在林埂村,再也看不到糞堆、垃圾堆,隨處可見的是村民們種植的鮮花和整潔的道路。
“下一步,村上還將安裝40盞路燈,讓整個村莊‘亮’起來。”代恒說,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改造提升,如今村內環境整潔,道路變寬,到處是新栽植的花草綠植,村民幸福指數進一步得到提升。而未來,林埂村還將借鄉村振興建設的東風,全面對標東坡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評價指標體系和“河西片區同頻共振、同步發展”思路,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連片發展水果產業,打造宜業宜居的環境,努力成為全區鄉村振興的典范,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