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15 10:00:42
責任編輯:雷堯
陳素芳老人拿出紅包,將攢下的6600元現金交到工作人員手中。
王麗霞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小同志,你們好!我想把我攢下的6600元用來資助那些家庭困難的孩子念書,了卻我的一個心愿。”8月8日,在東坡區復興鄉政府院壩內,一位滿頭白發、身材瘦小的老人拿著一個福字的紅包來到鄉政府。通過交談得知,老人名叫陳素芳,今年86歲,當天是老人入黨66周年紀念日。“就想趁我還在的時候,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回饋黨,回饋社會。”
50年初心不改
實際行動感謝黨恩
“今天我是來感謝黨,報答黨的恩情,沒有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把平時節省下來的積蓄,拿來資助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更多的人。”來到政府內接待室,陳素芳老人與政府工作人員表明來意,當天是她入黨66周年紀念日,她想盡微薄之力,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
工作人員了解到,當天一早,陳素芳老人是一個人專門從眉山城區坐車來到復興鄉捐贈的。這其中究竟有何淵源?原來,五十多年前陳素芳曾經在復興鄉工作,當過副鄉長,分管的是民政、經濟、婦聯。
“變了,變了,變太多了,五十多年前我在這工作的時候條件還很艱苦,現在辦公環境好太多了。”一走進鄉政府辦公室,感覺既熟悉又陌生,陳素芳老人很是感慨。她來回在鄉政府里轉悠,邊走邊回憶曾經的過往,情到深處時,老人不由眼眶紅潤,默默地擦拭眼淚。“作為當年復興鄉發展的第一批黨員,我真的很感謝黨當初對我的培養。”
66載不忘理想
以己之力報效社會
據陳素芳老人介紹,她小時候由于家里沒錢,報了三次名都沒有讀上書。新中國成立后,她成為了復興鄉第一批黨員,被組織上派出去讀書。雖然只讀了一年,卻讓老人銘記了黨的恩情66載。
“我讀了一年書,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工作后,我也在邊工作邊學習,讀書真的很重要,所以我不忍心看見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沒得書讀。”陳素芳老人說,自己工作了38年,60歲退休,原先在復興當過副鄉長,后來成立了人民公社,又被組織調到大石橋當過副社長,后來又轉到了企業直到退休。
“我覺得作為干部,就要在其位,謀其職。我在復興工作的時候,在原則范圍內對群眾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應。現在的干部也要有為民辦事的覺悟與原則。”談話間,老人拿出紅包,小心翼翼將積攢的6600元現金拿出,交到工作人員手里。
陳素芳老人說,她有三個子女,在讀書方面,從未虧待過子女,如今他們都成家立業,無需再操心,子女們對于她的資助決定也都非常支持,趁著現在還能行走,她一定要親自完成多年的心愿。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來政府幾次,這里是我理想信念萌芽的地方,我不會忘記,只希望盡自己微薄之力,報效社會。”
采訪后記
陳素芳老人說,她用這筆錢是想讓那些困難家庭的學生能夠有書可讀,她不想那些孩子們在讀書上有所缺失,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她相信知識就是力量,未來孩子們一定會用讀書吸取的能量,報答社會,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讓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見到陳素芳老人,她十分的親切,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尤其是老人從紅包內,將厚厚的一疊現金遞到政府工作人員手里的那刻,在場的人無不紅了眼眶,紛紛為老人的善舉點贊。盡管老人資助的數目并不大,但涓涓細流也能匯聚成貧困家庭孩子們讀書的愛心之河。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陳素芳老人一樣常懷一顆舍予之心,讓愛心延續,讓溫暖常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