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8-19 14:58:16
責任編輯:雷堯
眉山網訊(賴文松 劉鈺坤)近年來,東坡區審計局圍繞提高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能力和審計效率,從硬件改造升級、專業團隊攻堅、大數據平臺建設和強化數據分析四個方面入手,大力推進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
硬件改造升級,實現擴容增速。從審計分析專網及配套設施改造入手,強化審計數據的硬件保障力度。近三年來,該局在審計信息化方面投入90多萬元,建成審計數據中心1個,審計數據分析室1間,專業化數據分析電腦5臺。
專業團隊攻堅,提高分析能力。為適應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需要,從局機關各股室遴選13名具有一定計算機分析能力的審計人員成立審計數據分析團隊,其中7名審計人員到省審計廳參加計算機中級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出臺相關辦法,不斷提高大數據分析能力。
全面采集數據,建設數據平臺。積極完善大數據平臺標準化建設,健全審計數據管理制度,統籌數據歸集,強化數據管理,規范數據使用。持續加強全區財政、工商、社保、衛健、公安、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房管、民政、扶貧等行業數據的采集,實現了財政資金和行政事業單位數據采集的全覆蓋。目前,按照審計署設計的標準,收集標準化數據100多GB。
強化分析運用,精準鎖定疑點。依托審計數據中心平臺,實現“大數據”技術運用與審計項目的有機結合。將“大數據”分析技術運用到各個審計項目當中,包括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投資項目審計和黨委政府關注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的專項調查審計等。審計過程中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審計事項設計好審計思路,以數據分析為先導,形成疑點數據,以實地核查、現場反饋為基礎,數據修正,精確鎖定疑點。在2018年“一卡通”惠農資金專項審計中,抓住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評價,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了45GB的數據,形成數據分析疑點2000余條,精確度達80%以上,為專項審計的順利高效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