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7-18 09:53:22
責任編輯:雷堯
正在完善中的蘇洵中小學。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今年以來,東坡區堅持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一大批惠民政策緊鑼密鼓、落地生根,全區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扎實推進。截至6月底,全區138個民生工程項目中,41個項目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92個項目達到時間進度要求,累計民生投入資金近17億元。
聚焦重點 全面發力
讓居民幸福指數大提高
7月16日,在東坡區太和鎮敬老院,老人們三五一群,有的打牌下棋,有的喝茶聊天,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隨意走進一位老人的房間,里面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潔白的蚊帳里,干凈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我們每天三餐準時吃飯,葷素搭配很好。沒事的時候出去轉轉,累了就回到房間里看電視,日子過得很輕松。”談起敬老院的生活,老人們非常滿意。
“目前,該敬老院集中供養的特困老人共有四十多名,年齡都在65歲以上。民政部門按照每名入院老人每月500元生活費標準,按時足額撥付。”東坡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僅如此,該區還把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作為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著力點,不斷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創新發展,持續加大養老機構設施建設力度,全面落實各項養老服務政策,完善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探索構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多元化多樣化的發展模式,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民生之基,東坡區始終聚焦民生工作重點,大力實施助殘工程。作為全省三個“開放量服”試點縣(市、區)之一,東坡區已為2.5萬余名殘疾人提供了更為便捷和貼心的關愛服務。“殘疾人可以通過登錄‘量服’平臺查詢自己所享受到的補貼政策,可以保證量體裁衣式服務的精準度。”東坡區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東坡區“量服”平臺進網入庫殘疾人28815人,落實總項次345495項次,以全市量服總績效第一領跑。同時,該區還探索開放了殘疾人教育助學金和腦癱兒童康復項目,讓更多殘疾人通過“量服”平臺自助申請辦理業務。
截至目前,該區已為1000名建檔立卡殘疾人提供脫貧鞏固補貼,救助困難殘疾人2000名,將在第四季度一次性撥付。同時,發放殘疾人亟需的基本輔具1680件,并完成151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為1385名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資助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151例。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長期以來,東坡區在養老、助殘等重點民生方面持續發力,一張張涵蓋養老、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的社會保障“幸福網”逐漸織牢織密,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筑牢基礎 補齊短板
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農貿市場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事關群眾福祉的民生工程。東坡區是全市“雙創”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菜籃子”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是全區十大重點民生工程項目。從今年3月初,該區啟動了對全區14個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經過3個多月時間的建設,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7月17日一大早,位于眉山城區彭壽街的眉山大市場內熱鬧異常。居民陳安中在已劃分好的功能分區內,認真選購新鮮食材。在陳安中看來,農貿市場面貌煥然一新,比過去氣派了、干凈了、整潔了。“現在,逛菜市場就像逛超市一樣,購物輕松愉快。”陳安中說。
行走在升級改造后的各大農貿市場內,環境干凈整潔,物品擺放、車輛停放井然有序,蔬菜、肉類、豆制品、熟食、水產、活禽等商品分類劃行歸市,攤位分布規則,布局合理。小市場迎來了“大變樣”,全新的購物體驗,讓居民購物變得更舒心。
教育是關乎國家發展、民族興衰的“百年大計”,也是寄托群眾對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為讓全區教育更加公平,使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7月12日,東坡區進行中心城區公辦幼兒園秋季招生公開搖號。當天,通過公開搖號,區第一幼兒園招滿505人,機關幼兒園招滿152人,實驗幼兒園招滿238人。參加搖號的家長代表說:“這樣的操作模式公平、公正,即使沒有抽中也讓我心服口服。”
為解決上學難問題,今年東坡區致力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將建成齊通幼兒園等2所幼兒園、東坡島小學等4所小學、西北片區中學等3所中學,開工建設莊店幼兒園、南湖幼兒園等8所幼兒園。
連日來,在東坡區百坡小學施工現場,主體工程已完工,工人們正在鋪設地磚,進行完善綠化等收尾工作,校園建設即將進入基礎配套設施完善階段。據介紹,該校占地66.8畝,規劃班級60個,可容納學生2700人,將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
與百坡小學一樣,今年9月,齊通中學、小學,蘇洵中學、小學,百坡中學,東湖小學等7所中心城區新建學校將投入使用,預計招收新生3500人,其中小學2300人、初中1200人,切實解決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上學難、大班額問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以民為本 為民服務
讓群眾獲得感實現大提升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民生的源頭活水。對城鄉居民而言,“有尊嚴地生活”,基礎就是要有充足的就業崗位、寬松的創業環境,確保勞有所得。對群眾的“飯碗”問題,東坡區委、區政府時刻掛在心上:1-6月,全區促進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6000余人,同時還開展勞務品牌培訓、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培訓、農村青年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促進就業技能培訓服務,讓城鄉勞動者順利實現就業。如今,就業的春風已吹進了千家萬戶,溫暖著越來越多的東坡人。
在脫貧攻堅路上,東坡區決不讓任何人掉隊。今年以來,該區已為104戶貧困戶修建了保障房。此次保障房建設,按人均建房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1人戶可增加不超過5平方米的附屬用房),財政補助資金不超過700元/平方米的標準進行修建,進一步鞏固了全區脫貧攻堅成果,切實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條件較差的問題。
同時,該區還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共39607人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代繳資金871.354萬元,并完成改造農村危房61戶,拆除、保護、改造農村土坯房1743戶,向377戶發放了第一季度住房租賃補貼。
為讓全民共享優質公共文化資源,增強群眾獲得感,東坡區還陸續在各鄉鎮、街道實現“五館”(即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城市社區(街道)文化中心、美術館)免費開放。同時,該區今年還將完成太和體育中心主體工程建設,在眉山主城區新建公共籃球場5個,在20個行政村新增體育設施。
一座城市的改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觸最深。如今,在東坡區,一條加速上行的“民生曲線”越發清晰。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東坡區正用一項項民心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感受民生溫度,奏響民生發展的幸福樂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