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5-13 18:31:28
責任編輯:趙娜娜
成片規模的柑桔。
眉山網記者 王琴 文/圖
4月29日,東坡區松江鎮五里村晚熟柑桔產業園里,一排排柑桔苗順著地勢整齊排列,連綿起伏。一眼望去,令人仿佛置身在一片“綠海”中。
五里村坐落于岷江河以西,地形以丘陵為主,全村幅員面積2平方公里。一直以來,該村產業主要以折耳根、藠頭為主,直到2017年底,該村調整產業結構,流轉土地3000余畝,形成了以柑橘、李子、糧食、蔬菜、苗圃等為主的新興產業格局。同時,通過柑桔示范產業園的打造,帶動集體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3600元。
借力龍頭產業大勢 激活鄉村發展活力
當天,在柑桔示范產業園一片100余畝的柑桔園內,五里村6組村民周德元正忙碌不停。近來正是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期,又是柑桔產量形成的穩定期,周德元每天都精心管理,為年底柑桔豐收做好準備。
“柑桔就是我們家的‘致富果’。”周德元說,2016年,他瞄準柑桔產業的發展潛力,回鄉種植柑桔。去年,他的柑桔初掛果,由于品質好,在今年初舉行的2019中國晚熟柑桔文化節暨東坡柑桔產銷對接會上脫穎而出,獲得三等獎,這讓他信心倍增,接下來,他還將提升柑桔品質,引領示范帶動周邊村民種植。
“柑桔示范產業園是由零散種植戶的柑桔園組成,經過3年打造,現在面積超過了3000畝。”五里村村主任彭國超介紹,以往,該村產業基礎薄弱,近年來,隨著種柑桔的村民越來越多,村里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將產業重心向柑桔產業傾斜,以柑桔產業撬動鄉村發展“脈搏”,激活鄉村發展新活力。
據悉,為了達到規模種植,形成統一的柑桔產業帶,2018年開始,五里村決定在原有的柑桔種植帶基礎上,統一打造柑桔示范產業園,以柑桔種植為依托,統籌全村柑桔產業優勢資源,帶動全村集體經濟發展,讓村民們增收致富,感受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壯大傳統優勢產業 推動發展再上臺階
作為傳統的農業村,單一的柑桔種植并不能滿足五里村整體經濟的發展。于是,該村立足于長期存在的折耳根、藠頭種植,發揚種植優勢,形成產業效力。連續3年,折耳根在該村交易額超過3000萬元,每年年底折耳根交易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折耳根客商更是絡繹不絕,為該村吸引了大量人氣,進一步帶動當地消費。
“折耳根種植比較講究,一塊土地種一年就不能再種,必須隔一年才能種植,雖然局限性大,但是效益卻非常高。”彭國超說,在土地不能種植的“空窗期”,該村大部分業主就到附近鄉鎮或者區縣流轉土地種植折耳根,每年冬季折耳根收獲季時,大家又統一到村上進行銷售。
彭國超介紹,種植折耳根效益高,在土地適種的情況下,大部分村民都愿意種。因此,截至目前,村里種植折耳根的面積約有600畝,平均每畝增收1.2至1.5萬元,相比傳統種植每畝增收1萬余元。
“去年種植折耳根收入近60萬,今年我打算再流轉50余畝新土地進行種植,增加收入。”該村折耳根種植大戶王建中說。
同時,據了解,五里村還有一個成熟的飼料產業園區,園區內有四川通威等多家知名飼料企業,借助飼料園區的優勢,當地不少村民就近務工或原地經營餐飲、小賣部等,進一步增加收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借助村上原有的產業優勢,增強鄉村發展動力,讓鄉村發展的腳步更加堅實。”彭國超說,下一步,五里村將全力以赴打造柑桔產業園,借力原有優勢資源,加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