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網
更新時間:2019-09-06 12:05:27
責任編輯:任楓楓
郭乙鴻代賣困難家庭雞蛋,幫助他們持續增收。
金秋九月,丹棱縣雙橋鎮團林村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成片的脆紅李才剛剛摘完,青綠飽滿的核桃已經成熟,村民宿紹英家的雞蛋也累積到一定數量,等待著村里的會計來收購。
“昨天已經聯系好了郭會計,這會兒他應該在來的路上了。”宿紹英家是團林村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她本人腿腳不利索,丈夫又有痛風,去一趟鄉鎮集市很不方便,自家土雞生下的雞蛋面臨銷售難問題。自從村里的郭會計開始了“公益代賣”后,已幫助她家賣出2000余枚雞蛋,增收2000多元。
在團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42戶137人,大都居住在山區,或因病、因殘、缺勞動力導致貧困。2016年,這42戶貧困戶脫貧摘了“窮帽”。為了讓他們持續增收、脫貧“不返貧”,村兩委鼓勵其發展養殖業,每年都會送去雞苗。這些雞長大了,產下大量雞蛋,許多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靠搭乘當地的“摩的”進城售賣雞蛋,不僅存在許多安全隱患,除去往返車費、午餐費,得到的收入大打折扣,很不劃算。
村里的會計郭乙鴻經常入戶走訪,對困難家庭了解不少。看到這樣的情況,他琢磨著能否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幫助他們把雞蛋賣出去?于是他提出了“公益代賣”的想法,由他建立銷售渠道,統一收購困難家庭的雞蛋,通過親戚、朋友、微信朋友圈,很快,他的“公益代賣”受到了關注。由于雞蛋品質好,與市場價格持平,大家爭著購買,還提前預定下一批雞蛋。
郭乙鴻介紹,由于這些困難家庭大都在山區,開車來回需要一個多小時,他從2018年5月開始,堅持每10天到困難家庭收購一次土雞蛋,一次一戶大約30個,以市場價進行收購。然后他再以略高于收購價的價格出售給愛心人士,以減輕脫貧戶來回的油費開支。通過這種方式,一戶困難家庭一個月至少能掙90元,一年就有一千余元的收入。
“公益代賣”開展以來,效果好,受歡迎。目前,團林村不僅代賣雞蛋,還代賣脆紅李、核桃以及其他山貨,解決了困難家庭的大麻煩。“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幫助困難家庭脫貧持續增收是我的責任,他們有困難,定當伸出援手。”郭乙鴻笑呵呵地說道。
“‘公益代賣’不僅讓困難家庭增加了收入,而且調動了他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對打好脫貧攻堅戰、為脫貧戶持續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團林村黨支部書記瞿健康說,截至目前,“公益代賣”已為脫貧戶銷售1萬余枚雞蛋,創造經濟價值超過萬元。近幾年,通過產業扶持,脫貧戶紛紛種上了脆紅李、桔橙、核桃等高經濟作物,人均年收入達到了5000元以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脫貧戶關愛幫扶工作,常態化開展農技培訓、提供務工信息,提高脫貧戶主動發展意識和致富的信心,讓他們持續增收、脫貧不‘返貧’。”瞿健康表示。
本網記者 張丹梅 文/圖
分享到